谢素师惠二石

素师为我良古僻,野性乖疏无与适。

呼门投我清净友,翻是巴江两好石。

一石形作巢莲龟,近人团圆生素迹。

皎如孤月流清空,光逐一星斜辟易。

一石初似瓜色黄,年来应被天公劈。

枯松说与连理心,参差再合如胶漆。

两石相逢已投分,何消引我为俦敌。

与君倾盖便忘年,未害吾人缚禅寂。

方今宰相真儒生,议割三关厌夷狄。

祖宗土宇安生灵,幸以艰难念开辟。

天畿要险壮中华,一日捐之良足惜。

争如推毂老将军,远煽天风驱退鹢。

我虽孺子亦有知,不惮下圯传履舄。

嗟尔两石如有神,尚父兵书欣所习。

不应默默斋阁闲,相对人间夜寥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为友人谢素师所赠的诗。全诗通过对两块奇特石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之交和自然情趣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危和个人修养的关切。

首句“素师为我良古僻”揭示了谢素师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一位品格高洁、生活简朴的朋友。紧接着,“野性乖疏无与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天性的赞美和向往。

“呼门投我清净友,翻是巴江两好石”中,诗人通过呼唤门前的朋友,强调这位朋友如同巴江的两块美石,是他精神上的依托。接着,“一石形作巢莲龟,近人团圆生素迹”描绘了其中一块石头的奇特造型和它所蕴含的自然之韵。

“皎如孤月流清空,光逐一星斜辟易”则是对另一块石头的描述,它像孤零零挂在天际的明月,其光泽随着星辰的移动而变得斜倚,这些都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一石初似瓜色黄,年来应被天公劈”表达了时间流转中物象变化的哲理。而“枯松说与连理心,参差再合如胶漆”则通过枯松和理心(一种植物)的相互依存,形象地展示了友情的坚固。

“两石相逢已投分,何消引我为俦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两块石头所象征的纯洁友谊的珍视,并拒绝世间纷争。紧接着,“与君倾盖便忘年,未害吾人缚禅寂”则是对这种超然物外之交的向往。

后半首诗转向了国家大事和个人修养。“方今宰相真儒生,议割三关厌夷狄”表达了对于当前政治局势的忧虑。紧接着,“祖宗土宇安生灵,幸以艰难念开辟”则是对历史传承和国家安全的深刻思索。

“天畿要险壮中华,一日捐之良足惜”表达了对于国防重镇的关切。而“争如推毂老将军,远煽天风驱退鹢”则是对历史上那些英勇将领的赞美,他们如同推动战车的老将军,以雄才大略保卫国家。

“我虽孺子亦有知,不惮下圯传履舄”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轻,但对于世事已有一定的见解和担当。最后,“嗟尔两石如有神,尚父兵书欣所习。不应默默斋阁闲,相对人间夜寥阒”则是诗人对于这两块石头的崇敬,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军事学问(尚父兵书)的重视,以及希望在平淡中保持对世事的关注,不应沉默以对待世事。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遗夔门故旧

蜀江迸出岷山来,翻涛鼓浪成风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争赴东海相喧豗。

白盐赤甲当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较力,究转稍肯开东隈。

山气盛豪水气怒,二气停滀成胚胎。

离骚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钟英才。

晔晔令君出此地,得非千岁之根荄。

愿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风云起。

人言富贵出长年,拭眼看君出奇伟。

功名落落麒麟阁,公当不负山与水。

如我顽钝何为者,剩买耕牛老东里。

形式: 古风

蒲团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苧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僧有悟策者见予于珞碛江上诵程子山孙季辰李仁甫赋成都信相寺水月亭之什仆曩客成都朝夕过信相鉴公求此诗至再三余谓诗于佛法业成绮语每笑诃之不为作今策诵二三公佳句起予追赋长句付策令寄鉴公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

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

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

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

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

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形式: 古风

题三峰

古院无人僧作佛,碧潭有水鱼化龙。

当年矩诺小游戏,一石击碎成三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