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既聋不用誇三耳,纯白安能辨二毛。
自笑先生书案上,又将论语教儿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在宋末元初时期所作的《自笑》。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身年老体衰、记忆力减退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教育后辈的坚持与自豪。
首句“既聋不用夸三耳”,诗人以“聋”自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听力衰退的状态,同时用“三耳”这一夸张手法,强调了聋带来的不便和困扰,却并不因此而自夸,展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次句“纯白安能辨二毛”,诗人进一步以“白发”自比,通过“纯白”与“二毛”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头发由黑转白的过程,暗含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安能辨”三字,既是对自身辨识能力下降的无奈,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深深叹息。
后两句“自笑先生书案上,又将论语教儿曹”,诗人转而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描述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坚持在书案前,教导晚辈学习儒家经典《论语》。这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也流露出一种虽老犹壮、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我描绘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教育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持自我价值的积极态度。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懒将诗句上桃符,柏叶椒花一例无。
却笑简斋元不简,舟中犹自饮屠苏。
餔啜糟醨醉者多,独醒无奈众人何。
寒窗细读离骚语,遗恨千年吊汨罗。
兀坐书林闭董帷,时寻佳句写乌丝。
儿时论语今忘却,且让安昌作帝师。
梅天风雨一江寒,湿却滩头旧钓竿。
自著渔蓑沽酒去,路逢贾客问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