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白水雪梅二诗(其二)

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馀习爱寻梅。

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

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边台。

无言自得幽贞意,莫吐肝肠锦绣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豪迈的气概没有根基,随着年老逐渐消磨,但仍保留着对梅花的热爱。
即使在苦寒和疾病中,也要坚持赏梅,傍晚时分低声吟咏,仿佛花朵即将绽放。
静静地享受着远处花香,站在水边高台上,醉意中欣赏洁白的梅花。
无需多言,心中自有幽雅坚贞之意,不要显露华丽的文采和情感。

注释

豪气:指豪放不羁的气概。
无根:没有稳固的基础。
老自摧: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我消减。
馀习:遗留的习惯或喜好。
寻梅:寻找梅花。
苦寒:寒冷的天气。
扶病:带病。
薄暮:傍晚。
微吟:低声吟唱。
垂欲开:即将开放。
静纳:静静地接纳。
长芬:长久的芬芳。
风外坞:风中的花坞。
高白水边台:高处的水边平台。
幽贞:幽雅坚贞。
莫吐:不要显露。
肝肠锦绣才:华丽的内心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子翚的《次韵白水雪梅二诗(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感情,以及在严寒冬日里独自赏梅时的孤寂和豪迈的情怀。

"豪气无根老自摧,尚留馀习爱寻梅。"

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即使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它的傲骨与独特气质,诗人对此情有独钟,尽管岁月已将其锐气削弱,但仍旧保留着对梅花的爱恋。

"苦寒扶病也须去,薄暮微吟垂欲开。"

这里写出了诗人不顾严寒和疾病,依然要去寻找那即将开放的梅花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热爱到近乎执着的地步。

"静纳长芬风外坞,醉临高白水边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独自在风中静静地品味着梅花芳香,同时又在高处的白水之滨饮酒赏梅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与清逸。

"无言自得幽贞意,莫吐肝肠锦绣才。"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赏梅时那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高洁情操,以及对梅花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达,不需多言,便能自得其乐,体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怀与卓越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独特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清高脱俗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感觉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白水雪梅二诗(其一)

闽雪少曾栖瓦白,怪来浩浩拥寒滨。

严威故作敝裘厄,淡彩潜催幽幌晨。

眼观醉中迷有色,心华净处照无垠。

摇松旋拾晶荧煮,已觉肥生齿颊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刘宪诗二首(其二)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

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

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

还朝有策裨聪听,纳谏那忧以杖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次韵刘宪诗二首(其一)

吾宗三凤久心降,一见端如渴饮江。

好客襟怀直绝倒,封侯骨相自耆庞。

知名夙昔惭惊座,袖手雍容笑斲窗。

岂谓诗盟容我辈,哑钟无韵若为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次韵吴教授题子应山斋

芒鞋竹杖日随身,所向逍遥乐任真。

强健挂冠非矫俗,荣华得路转迷人。

爱山兀兀常心醉,与世悠悠只貌亲。

最晚论交欣得子,一樽犹足慰漂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