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宪诗二首(其二)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

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

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

还朝有策裨聪听,纳谏那忧以杖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胜利凯旋的盛况。"已筑高城受虏降",表明边疆之战已经取得了胜利,敌人向我军投降;"盟言端的有如江",则比喻双方誓言坚定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江。这两句勾勒出一幅战争胜利后的壮丽画面。

接着,"翠华回跸清驰道",描写的是凯旋大军的盛况,其中“翠华”指代皇帝的车驾,"回跸"即返回的意思,"清驰道"则形容道路上众人欢庆的情景;"绣指观风绝犬庞",这里的"绣指"指的是妃子或宫女,他们在观看凯旋的队伍,"观风"意味着根据风向来判断情况,"绝犬庞"则是形容士兵英勇无畏,如同没有恐惧的猛兽。

下片写道:"凯奏花卿初卷甲",表明军中凯歌已经开始,"诗成草圣屡题窗",则描述诗人在完成一首诗后,常于窗前反复吟咏,寻求诗意的深长。这里的“草圣”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常被誉为“诗圣”。

最后两句:“还朝有策裨聪听,纳谏那忧以杖撞。”则描绘了君主在凯旋后,聆听臣下的计策和建议,同时对于批评意见也能虚心接受,以此作为警示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胜利凯旋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庆贺之情以及对君主英明领导力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于批评与自我完善的态度。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宪诗二首(其一)

吾宗三凤久心降,一见端如渴饮江。

好客襟怀直绝倒,封侯骨相自耆庞。

知名夙昔惭惊座,袖手雍容笑斲窗。

岂谓诗盟容我辈,哑钟无韵若为撞。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次韵吴教授题子应山斋

芒鞋竹杖日随身,所向逍遥乐任真。

强健挂冠非矫俗,荣华得路转迷人。

爱山兀兀常心醉,与世悠悠只貌亲。

最晚论交欣得子,一樽犹足慰漂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张守立春

把酒酬佳节,遨头乐未央。

池冰犹涩舫,岸柳已笼墙。

晓院帘帏卷,春盘饼饵香。

慇勤分彩胜,为掩鬓边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张守同往华严

浅水荷花开傍桥,晚钟楼殿碧山椒。

林松绕路行不彻,野鸟避人飞更遥。

喜有高情共丘壑,应须长啸混渔樵。

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觉山房苦寂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