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

几生修得住钱塘,苏小坟头土亦香。

祗为同心人去久,尽教松柏换垂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西陵》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对苏小小墓地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

“几生修得住钱塘”,开篇以问句形式,暗示了对苏小小能在钱塘江畔留下芳名的赞叹与疑问,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苏小坟头土亦香”,接着点明主题,苏小小的坟头虽已埋葬多年,但其名声与精神依然在人们心中散发香气,象征着她的影响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祗为同心人去久”,进一步揭示了苏小小之所以能长久被人怀念,是因为她与某位知心爱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这里的“祗”字,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唯一性与珍贵性,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尽教松柏换垂杨”,最后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更迭,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变迁与永恒。尽管苏小小与她的爱人已不在人世,但他们的故事如同松柏一般坚韧不拔,而与之相对的垂杨则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及其爱情故事永恒价值的肯定,以及对生命短暂、情感恒久的哲思。

综上所述,《西陵》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苏小小及其爱情故事的深情缅怀,以及对时间、生命与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至日半隐阁看雪酬汪实夫即用留别

短晷将回次,同云正压檐。

积阴犹未化,瑞雪又平添。

赋已今年再,看无此处厌。

围炉非燠室,塞窦岂穷阎。

飞阁风冲角,高峰玉并尖。

面将寒共映,骨受冷相砭。

孰解平原羽,疑倾斥海盐。

远村低欲压,枯树直难黏。

乍引孤心迥,旋欣胜赏恹。

主人倾唤斝,稚子自开帘。

皓洁交情拟,清虚道味兼。

挫糟凉可沁,啜荈趣同忺。

怀有琅玕赠,言堪根柢觇。

郢歌猋与激,钟律候同严。

谬许知言托,频将险韵拈。

如君才岂易,好我意何谦。

金愧狼㬻嗅,音输季子占。

未能忘尔尔,聊复和詹詹。

粉助犨麋寝,铅争干镆铦。

丑都缘爱忘,誉恐为私嫌。

谓得新知乐,俄愁远道瞻。

论文杯乍合,赋别袂先沾。

亲老身难许,交深客已淹。

阴阳催去棹,冰霰断吟髯。

迹逐蓬心转,才空火色炎。

邴因行始醉,袁以卧成廉。

事业寸阴惜,身名尺蠖潜。

松标秀孤岭,梅意满双崦。

节尚凌寒峻,神惟嗜古恬。

重逢期在迩,留赠语休詀。

消息春来好,先当寄远缄。

形式: 排律

朝来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

形式: 古风

挽妻(其一)

斯地何地今时何时,久客累卿竟至此;

同生不生共死不死,人间无处可销魂。

形式: 对联

挽妻(其二)

为念文园多病,可怜万里走相依,叹双身瘴疠伴艰难,缠绵百日,载骨而归,我悔诗迎黄歇浦;

不嫌元稹清贫,重约他生愿共命,正满地烽烟催永决,鼙鼓一声,回头何处,从今梦绕岳阳楼。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