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汉家分土建忠良,铁券丹书信誓长。
本待山河如带砺,何缘菹醢赐侯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汉初功臣的一种赞美与反思。诗人通过“汉家分土建忠良”开篇,直接点出了汉高祖刘邦对于有功之臣的封赏政策,即将土地分封给他们,以示信任和重用。
“铁券丹书信誓长”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政策的庄严性与持久性。铁券即铁制的官职证明,象征着权力的稳固;丹书则是用朱砂写成的文件,常用于重要文书,以此表现出封建王朝对臣子的承诺和保证。
然而,诗人的情感在后两句发生转变,“本待山河如带砺”中“本待”表达了期待,而“山河如带砺”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坚固的防线,比喻着国家的安稳和长久。然而,紧接着的问题“何缘菹醢赐侯王”却透露出一种疑惑,甚至是批判。
“菹醢”在古代指的是美酒佳肴,是宴席上的高级享受,诗人提及它来暗示功臣们的奢侈生活。这里,“何缘”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质疑和不解,即为何封建王朝要如此慷慨地赏赐财富与美食于这些侯王。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汉初功臣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后世功臣奢侈生活的不满和深刻思考。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重要改革家,其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入观察和批判精神。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锢党纷纷果是非,当时高士见精微。
可怜窦武陈蕃辈,欲与天争汉鼎归。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
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
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