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混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无奈。"丙申年,数在五楼前"一句,设定了时间背景,同时通过"数"字暗示一种准备或观望的氛围,"五楼"可能是某个高处,可以鸟瞰战事。
接着的"但看八九月,胡虏乱中原"则直接指出了战争爆发的季节和地域。"八九月"通常为秋季,农作物成熟之时,却反映出战火纷飞、民生凋敝的景象。"胡虏"一词,常用以称呼中原以外的异族或北方民族,这里代表着入侵者。"乱中原"则是对战争破坏和混乱的直接描述,也间接反映了诗人对于故土被破坏的哀伤。
整首诗简洁而有力,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平常岁月的美好。虽然作者不详,但从诗中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悲惨现实的批判态度。这也许是唐代那些未被历史记载名字的文人墨客,对于动荡时代的一种哀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