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遇南楚老僧似有道者因赠以诗二首(其二)

梦醒长松下,到来清我心。

春光当面过,鸟语此林深。

遂隔人间世,时听空外音。

羲皇去不远,上下与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于南禅寺中偶遇一位老僧,感受到超脱尘世的宁静与道家的玄妙。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长松、春光、鸟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梦醒长松下”,以“梦醒”暗示诗人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来到这宁静之地,仿佛从梦境中醒来,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到来清我心”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接着,“春光当面过,鸟语此林深”两句,通过春日的美景和林间的鸟鸣,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激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遂隔人间世,时听空外音”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感受,以及在空旷之处听到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是自然界的回响,也可能是某种超然的启示,象征着诗人与宇宙的连接,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

最后,“羲皇去不远,上下与相寻”引用了古代圣贤伏羲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但内心却与古人相通,追求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0)

过鸣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管社山雪后

湖上梅花尽放时,湖山万叠玉参差。

紫渊白鹿闲何处,游遍苍崖借我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一)

人生依骨肉,胡乃有四穷。

百族自食力,其奈兹疲癃。

俯仰各相失,出入将焉从。

窥户绝爨烟,四壁凄其风。

牛衣纵不暖,犹与妻孥同。

吁嗟兮茕独,偃卧披蒿蓬。

形式: 古风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二)

蒿蓬如人长,有子呼阿娘。

飘萧垂两鬓,日暮倚门傍。

儿行自空腹,儿归复空囊。

可怜拾遗穗,母子各哀肠。

孤孀自云苦,况乃无孤孀。

吁嗟兮老孀,行路皆感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筑普济堂成述怀七首(其三)

感伤复感伤,糟糠不下堂。

断机犹可续,破镜无圆光。

孤儿在襁褓,枕块支空床。

凉月窥我牖,饥鼠穿我梁。

呱呱待成立,十指安得将。

吁嗟兮少寡,血泪沾衣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