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蟾宫.青龙潭观夷女裸泳

桃花溪畔银涛冷。看洛水、惊鸿留影。

千岩万壑雪飞来,正潭上、珠流玉迸。

铅华净洗余娇晕。只约略、远山难认。

横波无奈使人愁,却飏下、一天风韵。

形式: 词牌: 步蟾宫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青龙潭边的一幅生动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融之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青龙潭的景色与夷女裸泳的场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氛围。

“桃花溪畔银涛冷”,开篇即以桃花溪的冷冽银涛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环境,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接着,“看洛水、惊鸿留影”一句,通过“惊鸿”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水中倒映的美丽身影,仿佛是洛神在水中留下的一抹轻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

“千岩万壑雪飞来,正潭上、珠流玉迸”,进一步描绘了青龙潭周围的壮丽景象,千岩万壑间雪花纷飞,与潭面上的珠玉溅起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又赋予了画面以灵动之感。

“铅华净洗余娇晕”,这一句则转而聚焦于人物,通过“铅华净洗”这一比喻,暗示了夷女裸泳时的纯净与自然之美,余下的则是娇羞之色,展现出一种含蓄而迷人的风情。

“只约略、远山难认”,描绘了夷女在水中游泳时,远处的山峦变得模糊不清,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最后,“横波无奈使人愁,却飏下、一天风韵”,通过夷女的眼神(“横波”)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可能是对某种难以言喻的思绪或情感的流露。而“却飏下、一天风韵”则以“一天风韵”收尾,不仅总结了整个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夷女裸泳所带来的一种超脱世俗的风雅与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青龙潭边夷女裸泳的场景,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壮美与和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3)

陈家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夕诣青龙潭汤池,适一粲者自池中出,华清初洗,春意焕然。戏成一阕赠之

甘泉灵液。始自何年辟。玉笑珠香无气力。

留取温馨四溢。华清当日何如。月明净洗凝酥。

却喜洞天春暖,还同濯魄冰壶。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木兰花慢.赴杭转沪,往视姊,赋此示澄宇,兼辞黄山

翠微招隐处,记携酒,访山灵。

正听雨樽前,餐霞物外,渐隔红尘。同珍。

清游岁月,只相期、不负百年身。

留取吟怀依旧,他年来伴松筠。芳辰。

吟袖暂分携,欲语意难伸。

叹无端小别,愁凝远黛,梦逐飙轮。微颦。

猿惊鹤怨,问何时、重作避秦人。

待写银钩小字,尺书遥倩江鳞。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其一)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

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片石拟连城。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其二)

桃华砚,黛色杂琼英。

腕底烟云惊纸贵,夜窗风雨作龙吟。掷地有金声。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