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桃华砚"为题,暗示了砚台的材质与桃花的关联,或许是以桃花木制成,或是因桃花之美而得名,蕴含着自然与文人的雅趣。"秋水正盈盈"一句,以秋水的清澈与满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丰盈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水声潺潺,感受到水的生机与活力。
"曾伴高人吟晚翠",这里的"高人"可能指的是志趣高洁、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他们在黄昏时分吟诵诗歌,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精神上的追求。"空山明月写幽情",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明月洒在空旷的山间,不仅照亮了夜色,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幽深情感,这种情感可能是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感悟,或者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片石拟连城",将一块普通的石头比作价值连城的珍宝,寓意深刻,象征着平凡事物中蕴含的不凡价值,以及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