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五)

翁媪老白发,萧然老江干。

大儿荆溪游,折腰岂为官。

诸儿走异县,亦各营一餐。

别多会面少,端复坐饥寒。

诸幼且眼前,笑语开我颜。

勿问贤与愚,怀抱俱相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生活画卷,通过翁媪与儿孙们的互动,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与关怀。诗人牟巘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翁老媪在江边的孤独身影,以及他们对儿孙们的深深挂念。

“翁媪老白发,萧然老江干。” 开篇即点出翁媪年迈的形象,他们站在江边,孤独而苍老,透露出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感。接着,“大儿荆溪游,折腰岂为官。” 描述了大儿子外出谋生,虽为官却不得不弯腰屈膝,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而后,“诸儿走异县,亦各营一餐。” 说明其他儿孙们分散各地,各自忙碌,难以团聚。

“别多会面少,端复坐饥寒。” 表达了家人之间相聚时间之少,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与困苦。然而,“诸幼且眼前,笑语开我颜。” 描述了孩子们的笑声与欢乐,为老人带来了安慰与快乐。最后,“勿问贤与愚,怀抱俱相关。” 强调了无论儿孙们的成就如何,他们的存在都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活场景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与怀念,以及对儿孙们生活的关切与祝福。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其六)

好恶岂不察,凿垣植蒿蓬。

而此庭前菊,锄灌少人工。

此物抱至洁,有似楚两龚。

留香待严凛,意与烈士同。

粪土笑伯始,金钱鄙邓通。

千载一元亮,舍此将安从。

形式: 古风

题渊明图

平生抱耿介,四海寡朋交。

凄其九日至,颇感颜发凋。

无酒醒对菊,风味乃更高。

谁识此时情,白云行远霄。

地主有佳饷,得之良已劳。

而我适邂逅,赴饮如沃焦。

永言大化内,朽质非所陶。

惟有饮美酒,一醉可千朝。

形式: 古风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二)

窘步殊蹒跚,户限久不踰。

若或絷维之,愧彼空谷驹。

俯焉念平生,我亦酷信书。

所得不偿失,每与忧患俱。

饮水饭脱粟,此意岂愿馀。

贫实为我累,舍贫将焉如。

堪嗟嗜利者,死甘谥为愚。

形式: 古风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其四)

九日忽已过,霜薄阳光晞。

未漉头上巾,先典箧中衣。

时物尚有菊,采掇频尔稀。

对酒胡不饮,坐看白日飞。

五胜更囚旺,万事谁是非。

且复进一觞,酒尽情依依。

晚蝶抱孤蕊,无乃昧先几。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