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其七)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翻译

祝君曾以诗才显赫,史书也记载了他的功名。
我观察万物无常之相,为何上天不总是发出善的信号呢?

注释

祝:对……表示祝愿。
柱客:诗人或文人。
曾:曾经。
兴刺:才华横溢,有所成就。
斲:雕刻,比喻著述。
窗史:史书记载。
亦:也。
留名:留下姓名或事迹。
我见:我所见。
诸相:各种现象或事物。
非相:并非永恒不变的形态。
天:指自然界的规律或神明。
何:为什么。
不鸣:不发出。
善鸣:发出善的信号或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泳的《杂述(其七)》。诗中,诗人通过对祝柱客和斲窗史两位人物事迹的提及,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独特见解。"祝柱客曾兴刺"可能指的是祝柱客有所作为,敢于挑战权威或表达不同意见;"斲窗史亦留名"则暗示斲窗史以技艺或智慧在历史中留下了痕迹。

"我见诸相非相"一句,诗人认为世间万物表面的现象并非本质,揭示了对事物深层次理解的态度,即超越表象看到真实。"天何不鸣善鸣"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上天不直接发出声音来赞扬善良的行为,暗含对公正与道德的期待。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叙事和议论,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50)

林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述(其二)

书生钻故纸里,衲子转法华时。

易有九事未解,禅无一句可疑。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杂述(其十)

徐无党注欧史,黄仙鹤刻邕书。

身外谁为知己,眼前我正是渠。

形式: 六言诗 押[鱼]韵

杂述(其三)

谄道正为著相,谤禅未许知音。

人无第一等眼,佛具若干种心。

形式: 六言诗 押[侵]韵

杂述(其四)

竺仙论五百劫,蒙叟誇八千春。

但闻尧舜氏作,谁识羲黄上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