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谷题孙逸人石壁

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

主人卧磻石,心耳涤清晖。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

云栋綵虹宿,药圃蝴蝶飞。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

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在陡峭山崖和湍急水流边,竹林深处夕阳斜照归途。
主人静躺在磻石上,心灵与耳朵沐浴着清幽的光辉。
春雷近似解除冬眠,空旷山谷半是盛开的花草。
云彩般的屋梁上彩虹停留,药园中蝴蝶翩翩飞舞。
厌恶尘世喧嚣,向往美好的隐居生活,多晚也仰望那颗明亮的小星(指南极星)。
我们相见又能说什么呢?只愿忘却烦恼,心境如一,共享宁静。

注释

崖石:陡峭的山崖。
乱流:湍急的水流。
磻石:古代的一种大石头,常用于隐士休息。
涤清晖:洗涤净化心灵的光辉。
春雷:春天的雷声,象征生机。
恶嚣:讨厌的喧嚣。
嘉遁:美好的隐居生活。
少微:指南极星,象征隐士的指引。
忘情:忘记世俗情感。
息机:停止世俗的心机,回归自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谷风光图景,融合了自然美与人的情感。开篇“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水流在乱石间潺潺作响,阳光透过密集的竹林,投下斜斜的金色光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主人卧磐石,心耳涤清晖”,主人在巨石上小憩,心灵和感官都被这清新的山谷之气所洗涤,宛如获得了精神上的净化。这里的“主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某位隐逸之士,他们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春雷近作解,空谷半芳菲”,随着春天的到来,雷声渐渐响起,这不仅预示了季节更迭,也象征着生机勃发。山谷中充满了花草的香气,但并不浓烈,却给人以淡雅之感。

“云栋綵虹宿,药圃蝴蝶飞”,云朵如同宫殿般屯积在高空,彩虹似在夜晚安歇。山谷中的草药丛生,而蝴蝶在其间穿梭飞舞,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恶嚣慕嘉遁,几夜瞻少微”,诗人表达了一种对远古贤人的向往之情,他们或许因为避世而隐居于这片山谷之中。诗人在数个夜晚里凝视着那微弱的星光,或许是在思索古人的智慧。

最后,“相见竟何说,忘情同息机”,当与朋友相遇时,却发现无需多言,因为心灵之间已有了默契的交流。在这自然之中,他们共同忘却尘世的情感,像钟摆一样在平静中寻找节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谷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

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

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

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

形式: 古风

片玉篇

至宝未为代所奇,韫灵示璞荆山陲。

独使虹光天子识,不将清韵世人知。

世人所贵惟燕石,美玉对之成瓦砾。

空山埋照凡几年,古色苍痕宛自然。

重溪幂幂暗云树,一片荧荧光石泉。

美人之鉴明且彻,玉指提携叹奇绝。

试劳香袖拂莓苔,不觉清心皎冰雪。

连城美价幸逢时,命代良工岂见遗。

试作圭璋礼天地,何如瓀?在阶墀。

形式: 古风

长安旅宿

九秋旅夜长,万感何时歇。

蕙花渐寒暮,心事犹楚越。

直躬邅世道,咫步隔天阙。

每闻长乐钟,载泣灵台月。

明旦北门外,归途堪白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长安落第作

始愿今如此,前途复若何。

无媒献词赋,生事日蹉跎。

不遇张华识,空悲宁戚歌。

故山归梦远,新岁客愁多。

刷羽思乔木,登龙恨失波。

散才非世用,回音谢云萝。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