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患于吾为有身,纵横颠倒竟谁神。
祗应静处天真在,且作斯须自在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试陈瞻墨十绝》中的第四首。诗中以“大患于吾为有身”开篇,表达了对身体束缚的深刻反思。接下来的“纵横颠倒竟谁神”,则进一步探讨了人在世间行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似乎在质疑世间是否有真正的主宰或神灵能够完全理解或掌控这一切。
“祗应静处天真在”,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平静与真我,认为只有在宁静的状态下,本真的自我才能得以显现。最后,“且作斯须自在人”,表达了一种暂时的解脱与自由,即在短暂的时间里,让自己成为自由自在的人,享受片刻的宁静与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生命、自由与内心的真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反思与追求显得尤为珍贵,提醒人们在忙碌之余,也不忘寻找内心的一片净土,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不详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雉堞回环半倚山,泉声风顺响潺潺。
从来省事惟便静,他日端能忆此间。
春来多病圣频中,歌曲双青笑拂红。
今日闭门常静坐,始知身世已衰翁。
万口弥陀未饭前,西方境界每依然。
何须更学王文度,那处元非极乐天。
今年四月未闻雷,赤地从何问宿灰。
剑戟埋身均是死,生憎逋欠踏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