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鼓书院因寄衡州邓少府

往读韩公诗,遥忆合江胜。

今登合江浦,事事得稽證。

时虽秋气高,崖菊开未竟。

蒸水断桥隳,湘流碧苔净。

亭暄日方午,叶战风初劲。

仰止石鼓祠,清宫妥先圣。

扪萝跻窈冥,一径转深茜。

诸贤肃遗像,再拜起深敬。

庶见退之翁,峨冠面中正。

南轩子朱子,左右相辉映。

胜事舞旄倪,大烹繁饾饤。

灵晖烛幽显,艳艳开新镜。

夷考武侯初,爰居赋邦政。

中更二李手,风气日以盛。

三子微一夫,兹院何由竞。

缅怀俱泯泯,揆理殊未称。

先生古良吏,恻恻心所病。

早晚盍经营,仪章须考订。

重来应不厌,更发登临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张吉的《题石鼓书院因寄衡州邓少府》描绘了诗人对韩愈诗篇的追忆,以及实地游历合江浦时的感受。他赞赏韩公的诗才,并感叹眼前的景物与韩诗中的描述相符。秋天虽然气候高爽,崖上的菊花尚未凋零,蒸水上的断桥和湘流中的碧苔都展现出清新之态。石鼓祠内,先圣被尊崇,诗人攀援藤萝深入其中,瞻仰贤人遗像,深感敬仰。他想象韩愈的威严形象,以及与朱熹等贤者共同的学术氛围。

诗中提及武侯初建书院,后经二李之手发扬光大,感叹若非这些杰出人物,书院可能无法达到今日的繁荣。诗人感慨历史人物的消逝,认为应重新整理和考证书院的历史,使之更加符合事实。最后,他表示期待再次来访,激发更多的登临之乐,表达了对衡州邓少府的期待和对石鼓书院的深厚情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399)

张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字:克修
  • 号:翼斋
  • 籍贯:江西馀干
  • 生卒年:1451—1518

相关古诗词

石钟

我闻石钟名,久欲究其实。

疾风乖所愿,舟楫不遑息。

希声恨未聆,至理欣少测。

一气分二仪,万形罗九域。

有常斯有变,变假阳之力。

石本少阳精,其变安可极。

砮破介夫胆,镜彻佳人饰。

殒宋经特书,浮泗贡专职。

石钟盖此类,奚怪音可击。

更恐多有之,埋没人未识。

形式: 古风

送李伯起归河南

江雨淡霏霏,解维送君去。

寒波荡人影,好丑犹可茹。

铁面虽少癯,铁心无改虑。

鬼神事窥阚,固己谋默助。

我欲劝加餐,持赠桄榔箸。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乘便宁亲诗为邹黄门赋

茫茫天地心,要眇难窥闯。

一殷地中雷,剨然如弛禁。

高堂灿星帔,殊渥浩春浸。节抚衣?初,儿当敢言任。

念儿忽在眼,系马㧓梅荫。

跪拜读玺书,欢声动鞶紟。

羡馀无所献,慈旨深引饮。

岭表雪如金,俄惊破氛祲。

形式: 古风 押[沁]韵

游都峤岩

往年耽玩诸仙箓,知有洞天三十六。

蠲心涤念断盐醯,愿蹑仙踪寻壑谷。

自裂玄襟投世网,纷吾淟涊随标榜。

钩帘秋月映珊瑚,掷笔春雷驱魍魉。

酒阑击节忽悲歌,旧癖难将药石磨。

白沙已试勾漏火,纡辔仍从都峤过。

都峤云深山鬼恶,探幽不复然疑作。

僧嘘茶鼎石床温,鸟啄松阴藤子落。

艳艳桃花夹岸开,煖风点染无氛埃。

心知不是桃源路,那得神仙接引来。

桃源路迷终荒忽,亦笑渔翁无长物。

何如此境真绝奇,白石粼粼山曲?。

古檀一炷清客心,峭壁千寻擎佛骨。

前旌已抗马首东,一望孤撑犹突兀,千峰万壑嗟芜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