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守许寺正挽词二首(其一)

昔在西京日,名臣数次公。

人歌廷尉德,帝念颍川功。

出处君何异,修良誉亦同。

谁提班固笔,千古绍高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昔日我在西京之时,多次与名臣共事
人们歌颂廷尉的美德,皇帝怀念颍川的功绩
同样是出身显赫,品德优良的赞誉相同
谁能提起班固的文笔,传承千年的高尚风范

注释

昔:从前。
西京:古代对长安的称呼,这里指洛阳。
名臣:有名望的大臣。
廷尉:古代官职,掌管司法。
德:美德。
颍川:地名,古代出过许多人才的地方。
功:功劳。
出处:出身或来历。
修良:优秀的品质。
誉:赞誉。
提:提起。
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风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悼念许寺正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回忆了许寺正在西京(应指长安)时期的辉煌岁月,他作为名臣多次受到朝廷的重视,人们歌颂他的廷尉之德,皇帝也铭记他颍川的功绩。诗人感慨许寺正无论在出仕还是退隐都与君子之道无异,美德声誉相同。最后,诗人以班固为典故,期待后世有人能如班固般提笔,传承和发扬许寺正的高尚风范,使之永垂青史。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人的敬仰和对后人传承美德的期望。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留别苏仁仲通判

公才岂合尚题舆,天遣寒儒此曳裾。

午夜灯光曾共赏,三春乐事未全疏。

尊前窈窕传新唱,耳畔澜翻听异书。

此别不须勤怨惜,君王日日问严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留别金陵韩帅二首(其二)

再点宾筵又一期,千金敝帚赖提撕。

泮宫正采僖侯藻,太学俄甘吏部齑。

人似塞鸿春向北,心随江水日潮西。

太平勋业须公助,不用频年恋节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留别金陵韩帅二首(其一)

十二麟符玉截肪,腰间仍映带围黄。

化行江国春常早,讼息阶除日自长。

槐影缓趋三接昼,棠阴先满十连堂。

子渊去踏长安道,待赋中和奏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请卢帅乐语口号

三月春光未肯休,两邦宾主总风流。

照阶旌旆交辉映,环座笙歌竞劝酬。

尚有长红强半在,休辞大白十分浮。

介圭早晚催归觐,应记台城此日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