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其十三)旅思

川犬。民眼。凄凄孤馆。悠悠日晚,醒来谁伴。

只剩残书败卷。昼长嫌梦短。天涯怅望云中树。

江南路。点点疏星吐。何不归。何日归。相催。

春风叫子规。

形式: 词牌: 河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寄宿在孤寂的旅馆之中,感到时间漫长而内心孤独。"川犬"和"民眼"暗示了陌生环境中的异乡人,"凄凄孤馆"渲染出一种落寞的氛围。"悠悠日晚,醒来谁伴"表达了诗人醒来的寂寥,无人陪伴的无奈。"残书败卷"则反映出旅居生活的单调与无聊,白天漫长,梦境却显得短暂。

"天涯怅望云中树"通过远眺远方的树木,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江南路。点点疏星吐"进一步强化了对故乡的遥想,夜晚的星空下,江南的道路显得遥远而模糊。最后两句"何不归。何日归。相催。春风叫子规"直接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春风吹过,杜鹃鸟的啼声催促着诗人的心,但何时才能实现归乡的梦想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人的孤寂与思乡之情,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尤侗作为明末清初的文人,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感慨,这首《河传·旅思》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一)七夕

玉钩画烛。金风箫鼓,迎送鹊桥云雨。

鸳鸯债欠许多时,着意在、今宵赔补。

才郎乞巧,佳人穿缕,痴绝不知甘苦。

夜深宛颈睡双浓,那听得、人间私语。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二)佳人

月眉星眼,烟鬟雾髻,浑是一天妆束。

尤云殢雨更风流,甘折却、人间庸福。

莺莺燕燕,红红翠翠,删尽侍儿名录。

鸳鸯谱样总平常,新翻出、怜欢题目。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鹊桥仙(其三)落花

乍晴乍雨,乍寒乍暖,做作几般天气。

个人犹自不禁持,何计教、花魂回避。

正青芳草,未衰杨柳,只短夭桃年纪。

落红万点总无情,赚多少、香闺清泪。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南乡子(其一)春愁

红雨晓阑珊。寂寞梨花泪未干。

飞絮满庭人倦起,偷怜。尽日鹦哥话夜寒。

巫峡梦云单。懊恼春光一半残。

索性闭门推却去,孤眠。独让东风自倚栏。

形式: 词牌: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