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净院

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

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

临流两华屋,东西蔚相望。

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

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

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

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妙净院内景致的清幽与深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妙画面。

首先,诗人以“入门无行路,十顷涨方塘”开篇,描绘了一片开阔的水域,仿佛是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接着,“藉叶受微雨,瑟瑟泻沧浪”,生动地展现了雨滴落在树叶上,再缓缓滑落至水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石梁一何伟,延袤百肘长”,诗人赞美了石桥的雄伟壮观,它横跨于水面之上,连接着东西两侧的华屋,象征着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而“云堂始断手,润蒸松桂香”,则通过云堂与松桂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新与高雅。

“弛檐谐云卧,何殊赞公房”,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云中闲卧的隐士,与赞公房(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个房间)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夜步庭除月,心与空水凉”,夜晚在庭院中漫步,月光洒满地面,诗人的心灵仿佛与空寂的水面一同得到了清凉,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世人侈居第,规永庇蒸尝。墓木未及拱,破鬻何披猖”,诗人通过对比,批评了世俗之人追求豪华居所,忽视了对先人的祭祀与敬仰。而“何如施给园,千载绵宝坊”,则提出了建立永久性的慈善园地,为后人留下福祉的想法。

“君看寺前村,至今俞氏昌”,诗人以寺前的村庄为例,说明了善举对于家族兴盛的重要性,强调了道德与行为对社会长远影响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妙净院内的美景,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道德以及历史传承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禅静寺

古寺邻曹崇,怪石罗庭户。

奇礓漫难名,郁林不知数。

集虚竦苍桂,左纽真独步。

两诗照丹壁,好在支与许。

却坐留芳轩,松竹发佳趣。

山行未觉疲,更问劳劳路。

形式: 古风

采芝庵明辨师求泉名以月光命之

方池洌寒泉,湛湛缨可濯。

其源出阳崖,其委则阴壑。

斋盂给晨炊,茗碗共午酌。

道人习水观,趺坐閒两屩。

性水了真空,非以识心度。

浮幢诸刹海,视身同不涸。

为名月光泉,永配一宿觉。

形式: 古风

己丑次梅溪乐平寺兄子宗丞尝监镇即寺为廨卒官晚之东庄

兰陵华腴姓,数不到吾族。

何堪从子贤,变灭石火速。

早搴东堂桂,宗寺副惇睦。

迎亲官就此,半载欢水菽。

方开万里涂,一蹶遽折轴。

我时局里居,十起愧骨肉。

朅来访遗踪,徙倚寒溪曲。

人与紫梅花,二俱不可续。

忧端齐前山,东庄写松竹。

形式: 古风

次去非韵简元忠使君

翻飞堕青冥,岩邑漫濡迹。

脱无贤已交,久矣去移疾。

兴州天下士,奇节非碌碌。

魁然索价高,未肯轻沽玉。

居閒时过我,端若右尹夕。

文词天分工,沈诗更任笔。

蝉连语入微,不觉听更仆。

旧交半廊庙,勋阀藏帝箓。

毋宁一麾出,不屈数旬客。

五十始过二,荣途尚努力。

才资况加人,何止什与百。

是事姑置之,秋日方在翼。

鲜鲜黄金花,冷艳照墙屋。

郊原沐时雨,枯槁苏沾足。

城南天息河,流水有令德。

相携共击汰,泛此寒湜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