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途中作七首.访贯休上人

休公为我设兰汤,方便教人学洗肠。

自觉尘缨顿潇洒,南行不复问沧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翻译

休公为我准备了兰花香的温水浴,善意地教导人们学习清洁肠道的方法。
我自觉心灵像被洗净的帽子一样变得清新脱俗,南行的路上不再去想那复杂的世事沉浮。

注释

休公:指一位姓休的高僧或德高望重的人。
兰汤:用兰花等香料熏蒸过的热水,常用于沐浴,象征高洁。
方便:这里指教授方法、提供便利。
洗肠:比喻清除内心的杂念和污秽。
自觉:自己感觉到。
尘缨:沾满尘土的帽带,比喻世俗的烦恼。
顿:立刻,忽然。
潇洒:此处指心灵变得纯净自由。
南行:向南行走,引申为人生的旅途或修行的道路。
沧浪:古代河流名,常用来比喻世事变迁不定,也可指代世俗社会。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南迁途中,受到了高僧贯休上人的接待与教诲,并通过洗肠之法净化身心,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和提升。

"休公为我设兰汤,方便教人学洗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贯休上人设定兰花水浴,以此作为一种修行方式来清洁身体与心灵的感激之情。兰汤在这里象征着纯净和高雅,而洗肠则是比喻身心的清洁。

"自觉尘缨顿潇洒,南行不复问沧浪。"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通过修行后,自己内心的变化。"尘缨"指的是世俗的牵绊和烦恼,而"顿潇洒"则意味着这些烦恼随即消散。"南行不复问沧浪"则是说诗人在继续南下旅途中,不再对未来的迷茫感到困惑,因为内心已经获得了平静和明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修行体验的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南迁途中作七首.涂中偶怀

无路能酬国士恩,短亭寂寂到黄昏。

回肠一寸危如线,赖得商山未有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南迁途中作七首.寄友人

惊魂往往坐疑飘,便好为文慰寂寥。

若待清湘葬鱼了,纵然招得不堪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南迁途中作七首.渡汉江初尝鳊鱼有作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

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栖栖哭阮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南迁途中作七首.登七盘岭二首(其一)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从此自知身计定,不能回首望长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