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鹤鸣泉

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

直峰抛影入,片月泻光来。

潋滟侵颜冷,深沉慰眼开。

何因值舟顶,满汲石瓶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仙鹤曾经鸣叫过的地方,泉水混杂着半井的青苔。
笔直的山峰倒映在水中,月光如片片洒落下来。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着寒意,深深潭水让眼睛感到舒畅。
为何在此时遇见了船顶,满满地汲取了石瓶中的水准备回去。

注释

仙鹤:一种象征高洁的鸟类。
半井苔:指井边长出的青苔,暗示古老和静谧。
直峰:形容山峰挺拔。
片月:形容月光如片状洒落。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慰眼开:让眼睛感到舒适和愉悦。
值舟顶:恰逢船只顶部。
石瓶:古代用来装水或酒的容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仙鹤栖息的泉水景象。开篇“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两句,通过对仙鹤栖息处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泉水的清澈,还展现出一幅生长着苔类植物的古井图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直峰抛影入,片月泻光来”两句,则借助山峰和月亮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清辉。这里的“抛影”指的是山峰投射下的影子,而“泻光”则是月光洒落的情景,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歌接下来的“潋滟侵颜冷,深沉慰眼开”两句,又引入了水声和泉水清凉给人心灵带来宁静与愉悦的感觉。“潋滟”形容流水的声音,“侵颜冷”则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冰凉,而“深沉慰眼开”则是说这种清凉能深入心灵,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最后两句“何因值舟顶,满汲石瓶回”,通过对主人公在泉边舟中之景的描绘,以及用石瓶装满泉水准备带走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泉的珍惜与向往。这里“何因”意味着偶然之间,“值舟顶”则是说在船头上,而“满汲石瓶回”则是将泉水装满石瓶带走,以此来延续泉水给予的心灵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幽山谷中仙鹤栖息之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这片净土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

曹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晚期诗人。舒州(今安徽桐城。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 字:梦徵
  •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 生卒年:828——903

相关古诗词

赠华阴李明府

佩墨县兼清,约关西近城。

三峰岂不重,厚地戴犹轻。

雪筱欹难直,风泉喷易横。

须知高枕外,长是劝民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馀干袁明府

一雨西城色,陶家心自清。

山衔中郭分,云卷下湖程。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

难忘楚尽处,新有越吟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南陵李主簿

外邑官同隐,宁劳短吏趋。

看云情自足,爱酒逸应无。

簟席弹棋子,衣裳惹印朱。

仍闻陂水近,亦拟掉菰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赠胡处士

年光离岳色,带疾卧南原。

白日与无事,俗人嗔闭门。

樵鱼临片水,野鹿入荒园。

莫问荣华事,清霜点发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