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柳见风时舞便轻,解将衮遍趁莺声。
道它誇逞腰肢著,风罢元来倦不胜。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随风舞动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过杨二渡三首》其三。诗中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达了柳枝在春风中的轻盈与活力。
"柳见风时舞便轻"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柳树在微风吹拂下随之摇曳的景象。这里的“舞”字用得非常生动,传递出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感觉,强调了柳枝随风摆动时的轻盈自如。
接着的"解将衮遍趁莺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发出的声音,如同穿行其间的衣袂(衮)被拂过,发出悦耳的响声。这里“衮”字用来比喻柳枝细长如织物,“趁莺声”则是柳絮随风飘逸的声音。
第三句"道它誇逞腰肢著",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柳树在春风中摇摆的姿态,仿佛腰肢柔软,舞动之间带有一种夸张的美感。这里“腰肢”一词,赋予了柳树以人之躯干,使其舞动更加生灵。
最后"风罢元来倦不胜"表达了当风止息后,连柳树似乎也感到了一种疲惫,如同人们在长时间的活跃后需要休息一样。这一句增添了一份自然界万物共鸣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细腻观察。
整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柳树与春风之间的和谐共舞,以及在春天的气息中所呈现出的生机与活力。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两日山寻尽野花,今晨水眺始桑麻。
春风娇得千垂柳,恰限身才个个斜。
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
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青来一日深。
浪说春归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
明朝却是中和节,野次谁怜寂寞人。
客愁满目政无聊,忽报船经杨子桥。
未到江南心已喜,隔江山色碧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