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子桥二首(其一)

浪说春归已四旬,淮南元自不知春。

明朝却是中和节,野次谁怜寂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别再说春天已经过去四十天了,淮南的人原本就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明天将是中和节,野外将会有谁来怜悯我这个孤独的人呢。

注释

浪说:无谓地说。
春归:春天离去。
四旬:四十天。
淮南:指淮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
元自:本来。
不知:不了解,不觉察。
明朝:明天。
中和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十五日,也称中和、中和会。
野次:野外,郊外。
谁怜:谁会怜悯。
寂寞人:孤独的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悦和对人寂寞情怀的怜悯。其中,“浪说春归已四旬”表现了时间流逝,春天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淮南元自不知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无知或不经意,这里“淮南”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而“元”字则带有一种淡漠的意味。这两句交织出一幅对春天既有期待又有些许遗憾的情景。

接着,“明朝却是中和节”表达了时间推移,到了清晨,却发现这是个平和而美好的节气。"野次谁怜寂寞人"则转向同情那些在田野间劳作而孤独的人们。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和人世寂寞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周围世界的关怀。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杨子桥二首(其二)

客愁满目政无聊,忽报船经杨子桥。

未到江南心已喜,隔江山色碧相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过沙头三首(其三)

昨来飞橹下危泷,不敢窥窗只闭窗。

莫叹江平船不进,只将行役当游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过沙头三首(其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过沙头三首(其一)

非烟非雨淡濛濛,深闭窗扉护晚风。

船外山光帘里翠,岸头花影镜中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