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白观泉图

我所思兮在匡庐,锦袍仙人玉不如。

香炉五老半天上,旭日照耀金芙蕖。

仙人倒披云锦袍,浩气直压秋崖高。

人间斗酒醉不得,手挽银河翻雪涛。

一朝召入金銮殿,曾与龙颜醉中见。

谁知白玉点青蝇,不顾昭阳忤飞燕。

紫皇案前五色麟,掉头蹋遍名山春。

若非九天写下千尺水,何以荡涤胸中尘。

千年风骨何人画,仿佛屋梁明月夜。

骑鲸东海若相逢,大笑长歌呼白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仙境画卷,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首句“我所思兮在匡庐”,便已勾勒出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之情,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水胜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寄情山水、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地。

接着,“锦袍仙人玉不如”一句,以“锦袍仙人”象征李白,其形象之高洁,超凡脱俗,不亚于任何珍宝。随后,“香炉五老半天上,旭日照耀金芙蕖”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的美景描绘得如梦如幻,香炉峰、五老峰等自然景观在朝阳的照耀下,金光璀璨,芙蕖(荷花)仿佛镀上了金色的光辉,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仙人倒披云锦袍,浩气直压秋崖高”则进一步刻画了李白的仙风道骨,他披着云锦袍,气度非凡,甚至能压制住秋天悬崖的气势,显示出其超然物外的境界。接下来,“人间斗酒醉不得,手挽银河翻雪涛”两句,通过对比人间的斗酒狂欢与李白的超凡脱俗,强调了李白与众不同的精神世界和艺术追求。

“一朝召入金銮殿,曾与龙颜醉中见”描述了李白被帝王召见的荣耀时刻,与龙颜共饮,展现了其非凡的才华和影响力。然而,“谁知白玉点青蝇,不顾昭阳忤飞燕”两句,又揭示了李白性格中的另一面——他虽才华横溢,却并不在意世俗的权贵,甚至敢于违背权势,表现出其独立不羁的精神。

“紫皇案前五色麟,掉头蹋遍名山春”则进一步展现李白的游历四方、追求自由的精神,他面对紫皇(即皇帝)的邀请,却选择踏遍名山大川,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若非九天写下千尺水,何以荡涤胸中尘”表达了李白通过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来净化心灵,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千年风骨何人画,仿佛屋梁明月夜”则感慨李白的风骨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表达,只能在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象,仿佛在屋梁之上,明月之夜,李白的身影依然清晰可见。最后,“骑鲸东海若相逢,大笑长歌呼白也”表达了对李白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想象着如果能在东海相遇,定会大笑长歌,再次呼唤这位伟大的诗人。

整首诗通过对李白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风采,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无限敬仰与怀念。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芝溪送别图

我闻袁安之子孙,何年卜隐芝溪村。

渭阳舅氏不可作,甥乃仗剑登期门。

芝溪之水清见底,中有别情千万里。

鸣笳叠鼓送行舟,东流有尽情无已。

芝溪水有双鲤鱼,芝溪水有明月珠。

明珠莫弹山头雀,双鲤须传海上书。

形式: 古风

送张河泊还乡

清凉远在南海隅,青鸟衔寄云中书。

开缄忍见数行字,阿母手封双泪珠。

为言十载与儿别,复报若翁今永决。

五月儿从阙下还,怅望南云寸心折。

水有行舟陆有马,无复升堂拜郎罢。

七月秋风起布帆,儿归笑指青山下。

儿今无所愿,愿母寿且康。

上堂进荔枝,下堂食槟榔。

槟榔可餐荔可擘,玉立亭亭儿在侧。

更种长松当墓前,慈乌结巢年复年。

形式: 古风

题岐山图

朝望岐山云,夕望岐山云。

岐山不可见但见,非烟非雾青氤氲。

上清真人好奇古,有山不待夸娥负。

缩地回天顷刻间,蓬莱移得金鳌股。

吾闻留侯从赤松,功成归老山之中。

千年复见好孙子,出宰况近仙人宫。

仙人啸歌碧云里,采掇金芝餐玉髓。

也知吏隐亦清流,两年只饮芗溪水。

只今见画如见山,安得置我灵台间。

日日凭高望云气,会待岐阳鸣凤还。

形式: 古风

杀虎歌赠叶将军

朝射虎,夕射虎,吹鸣笳喧叠鼓去。

年田禾,不得收,牛羊不敢放垄头。

今年禾黍满郊野,猛虎无声山月秋。

白发老翁卧茅屋,教儿卖剑买黄犊。

到城明日谢将军,更向辕门分虎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