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泰知县挽章

甚矣吾衰久,犹能诔故人。

爱贤高赞画,造士忆同寅。

道丧悭人物,才难泣搢绅。

颇闻兰玉秀,天不误儒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衰老得太过严重了,还能为故人写悼文。
怀念贤良之人,赞美他们的画作,想起一同共事的朋友。
世道衰落,人才匮乏,有才华的人感叹难以施展抱负。
常常听说有优秀的人才,但老天似乎并未眷顾读书人的命运。

注释

甚矣:非常。
吾衰:我衰老。
犹能:仍然能够。
诔故人:为故人写悼文。
爱贤:怀念贤良。
高赞:高度赞扬。
画:画作。
造士:有才能的人。
忆同寅:想起一同共事的伙伴。
道丧:世道衰落。
悭人物:人才匮乏。
才难:才华难以施展。
泣搢绅:感叹有才之士的困境。
颇闻:常听说。
兰玉秀:优秀人才。
天不误:老天并未亏待。
儒身:读书人的命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为悼念潘景泰知县而作的挽章。诗中表达了对潘景泰的深深哀悼和对其人品与才能的赞美。"甚矣吾衰久"感慨时光荏苒,诗人年事已高;"犹能诔故人"则显示出对亡者的深情悼念,即使自己衰老,仍能写下这篇悼文。"爱贤高赞画"赞扬潘景泰的贤德,他的艺术才华如同一幅高妙的画卷;"造士忆同寅"回忆他们共事时的情谊,怀念逝去的同事。"道丧悭人物"感叹世风日下,人才凋零;"才难泣搢绅"则表达了对潘景泰这样有才学的人才过早离世的痛惜,连搢绅(士大夫)也为之哭泣。最后两句"颇闻兰玉秀,天不误儒身",以兰花和美玉比喻潘景泰的高洁品质,暗示上天虽未让他长留人间,但其儒雅风范将永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

车马盈门拨不开,綵衣新著绣衣来。

壮怀风月归英簜,满意江山入酒杯。

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

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汉李固太尉庙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薛侍郎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其二)

平生惟仰薛居州,病渴寻梅正所求。

风送有时参画鹢,幕开无路到青油。

百年万事常交臂,一代数人今白头。

帷幄得贤如此好,貂蝉元不在兜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薛侍郎移镇合肥被命入觐赋唐律诗二章(其一)

经济蜚声数十年,只今韫椟固依然。

老于思虑惟忧国,好在功名更守边。

人望鼎来须易地,春风早去便朝天。

汉家老将辉千古,只有留屯服罕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