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素风堂

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

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

即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

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

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

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

果有过庭子,颖然材思精。

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

风义故常在,兹堂非偶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李氏素风堂》,通过对李氏家族的赞美,展现了其世代书香门第的风范和高尚的品德。首联“丞相事唐室,独驰三绝名”点明了李氏家族的显赫背景和个人才情,"三绝"象征其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李氏家族的教育传统和对后人的影响,“家世在图史,诗书传后生”,强调了他们重视文化传承。

诗人进一步赞扬李氏的政绩和人格魅力,“即位逮流泽,出令箴辈惊”,表明他在位时施政有方,令人敬佩。晚年生活简朴而高雅,“岁暮营燕坐,高居遗世情”,寓言其超脱世俗的品格。环境的清幽也体现了主人的品味,“翠竹带书幌,青山临酒觥”。

诗中提到听闻吟诵之声,更增添了文化气息,“已使襟韵适,况闻吟诵声”,表达对李氏家族精神生活的赞赏。诗人认为这样的家族不仅能教化乡里,更能提升整个家族的声誉,“自可化乡里,岂唯门户荣”。最后,诗人以“抱璞已三献,惊人当一鸣”预示李氏家族未来会有杰出人才崭露头角,风义长存,这座素风堂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家族精神的象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李氏家族的历史、品行与环境,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家风,表达了对李氏家族的敬仰和期待。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李节推亭子

旴江郭东门,江水湛虚碧。

东南望群峰,连延倚天壁。

长林相蔽亏,苍翠浮日夕。

青冥窗户寒,居者非咫尺。

子初得从谁,有此烟雾宅。

燕坐远世喧,及门无尘客。

筑亭更求深,缓带聊自适。

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

家酿熟新樽,欢言命良席。

故已轻华簪,宁论珍拱璧。

我亦有菑田,相望在阡陌。

安得巾柴车,过从伫三益。

形式: 古风

芙蓉台

芙蓉花开秋水冷,水面无风见花影。

飘香上下两婵娟,云在巫山月在天。

清澜素砾为庭户,羽盖霓裳不知数。

台上游人下流水,柱脚亭亭插花里。

阑边饮酒棹女歌,台北台南花正多。

莫笑来时常著屐,绿柳墙连使君宅。

形式: 古风

谷隐寺

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里社

郊天社地君所重,剪秸刲匏微得供。

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畤殊坛倾力奉。

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

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

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

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

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