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雨》由宋代诗人王庭圭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联“拜起炉烟绕碧虚,卧龙随雨跃天衢”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景象。炉烟缭绕,碧空如洗,仿佛一条卧龙在雨中腾跃于天际,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磅礴与壮观。
颔联“道边草木已焦卷,岩下风雷若指呼”则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绘。道路两旁的草木因干旱而枯萎卷曲,岩石下的风雷似乎在呼唤着雨水的到来,表达了对干旱的强烈感受和对雨水的渴望。
颈联“河陇岂无冤系狱,海污防有浴川夫”运用比喻手法,将河陇比作囚禁冤屈之地,海污则象征着被污染的水域,通过“浴川夫”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水资源的珍惜与保护,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公正的呼吁。
尾联“君王屡诏宽徭役,亦念凋氓苦未苏”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君王的期待,希望君王能多次发布诏令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关注并解决百姓困苦的问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民本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与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