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年已起故乡情,客里凄凉不耐听。
啼到蜀天空有恨,水流依旧月还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闻子规》,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听到子规啼声时勾起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十年已起故乡情"一句,透露出诗人离家已久,对故乡的记忆和情感始终难以割舍。"客里凄凉不耐听"则描绘了在异乡听到子规哀啼时的孤寂与悲凉,更显得心境凄苦。
"啼到蜀天空有恨"中的"蜀空"暗指蜀地,子规的啼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哀怨和遗憾,让诗人感到即使身处千里之外,故乡的愁绪依然如影随形。最后两句"水流依旧月还明"以自然景象作结,流水和明月都是永恒不变的,而人的离愁别绪却如子规啼声般绵延不断,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子规的啼声,巧妙地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在外漂泊的孤独之感,语言朴素,情感深沉。
不详
白首功成未十年,寡妻相吊泣江干。
诗名似水声还远,世事如云梦已残。
杨柳满堤人去后,海棠深巷雨初乾。
东风忽起青山泪,虽有君书不忍看。
铁笛倦长吹,虚空剑寒倚。
俯仰阴晴天,泰山不可视。
荡桨归白云,回首沧波里。
人生无百年,世事已如此。
既与荣辱同,兴废乃相似。
春风从何来,纷纷竞桃李。
至士本无心,误为诗所使。
纵步夕照间,养性在芳芷。
天涯一夜杜鹃愁,万里行人度湘水。
千峰云未还,数树芭蕉绿。
风雨暗黄昏,何人共幽独。
自君之出矣,欲寄征衣泪如雨。
征衣未寄心已悲,一寸相思隔千里。
湘江水是巫山云,巫山云是湘江水。
湘江两岸芳草深,湘江日夜多行人。
行人去去天之涯,门对落花三两家。
家家有酒讴且歌,醉来月下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