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古若之上人

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清澈的池塘映照出老师的内心,我想追寻知识的源头在哪里。
夜晚的山谷松涛回应着我的朗诵,春天的犁耕花雨激发了我的诗情。
短暂的三年分别不算什么,反而能有几天的相聚时光。
竹林外的小桃花开了吗?我想灵云仙子应该早就敞开心扉了。

注释

滟潭:清澈的池塘。
澄碧:清澈明亮。
师心:老师的内心世界。
穷源:追寻源头。
何处:哪里。
万壑:无数山谷。
松风:松树间的风声。
夜讽:夜晚的朗诵。
一犁花雨:犁耕时下的花雨。
春吟:春天的诗歌。
契阔:离别和重逢。
三年别:三年的分别。
留连:依恋,逗留。
数日阴:几天的相聚时光。
竹外:竹林之外。
小桃:小桃花。
开也未:是否已经开放。
灵云:可能指代仙子或高人。
披襟:敞开胸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欲寻找师傅心境的场景。"滟潭澄碧见师心"表达了诗人对清澈水面中映射出的自然之美以及对师傅内心世界的向往和尊敬。接着的"我欲穷源何处寻"则表现出诗人对知识渊源的探求与追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描绘了一个在深山中,伴随着松风,在夜晚吟诵经典或文学作品的情景。"一犁花雨发春吟"则是诗人在春天的花雨中驾起牛车,感受自然之美并吟咏诗篇。

"不妨契阔三年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久别,而"却得留连数日阴"则说明尽管时间短暂,但也珍惜能够相聚的时光。最后两句"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描写了一幅春天景象,小桃尚未盛开,而灵云(可能指某个人的名字或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称呼)已经穿上了薄纱衣物,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暖和季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对师傅、朋友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追求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赠严彦醇

一别三年久,重来两鬓苍。

瘦筇扶蹇步,新茗搅枯肠。

得句情还适,逢人话颇长。

湖山元不改,丧乱我心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遇公上人

卧云衣服半斓斑,吴越烟萝旧往还。

几度看涛罗刹石,经年寻药武夷山。

剃髭刃涩秋窗冷,补衲灯微夜榻閒。

应笑劳生苦多事,槐花时节入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赞宁大师

诏修僧史浙江滨,万卷书中老一身。

赴阙尚留支遁马,援毫应待仲尼麟。

溟濛雪影松窗晓,狼籍苔花竹院春。

还许幽斋暂相访,却惭陶令满衣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避寇姥山

山前湖水抱烟村,湖外山光隐若存。

泛宅浮家聊自托,荫松藉草欲谁论。

物情鱼沬真堪笑,世事槐安不在言。

回首故园煨烬里,归欤犹胜傍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