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晚眺,怀闺秀王辰若

暮云碧际知何处。四山之外疑天住。

一片丹霞断竹来,两行白鸟分烟去。

极目寸心萦万缕。凭楼默诵蒹葭句。

有怀常引梦天涯,犹然不识天涯路。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与大地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眺望远方时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暮云碧际知何处”,以碧绿的云层与地平线相接,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视觉效果,引发读者对远方的遐想。接着,“四山之外疑天住”一句,将视线从地平线拉远至群山之外,仿佛天空也在此处驻足,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深远感。

“一片丹霞断竹来,两行白鸟分烟去”两句,通过色彩鲜明的“丹霞”与动态的“白鸟”,以及静止的“断竹”,展现了自然界的动静结合之美。丹霞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热烈的色彩;而白鸟在烟雾中飞过,既增添了动感,又与远处的山色形成对比,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极目寸心萦万缕”一句,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时内心的思绪万千,即使目光所及之处无限辽阔,内心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接下来,“凭楼默诵蒹葭句”则暗示了诗人可能正在一座高楼之上,独自沉思,引用《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句,借以表达对远方或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有怀常引梦天涯,犹然不识天涯路”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怀乡之情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尽管心中充满对远方的渴望,但现实中的“天涯路”仍然模糊不清,表达了诗人既向往远方又对未知世界感到迷茫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7)

吴山(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丁亥七夕

将秋尚夏,月娟云巧。更湛碧、星河清渺。

女牛相别动经年,弟未识、离踪多少。

凭栏拟听,鸾笙韵杳。想又为、明朝秋早。

他时有分到瑶池,记问取、桥边乌鸟。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青玉案.西湖七夕,用贺方回韵

彩霞不续长河路。一水渺然流去。

睆彼清光何以度。

隔年离恨,千秋情绪,都在云深处。

龙舆倏转蓝桥暮。惜别应留秋月句。

试语人间愁几许。

两行情泪,满天秋露,疑是巫山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法曲献仙音.梁溪雨中七夕

情以秋兼,事因时会,古说双星今度。

淡月含烟,轻云披汉,河际贝宫琼户。

怅浅碧摇空处,凄风又吹雨。悄无语。

叹红尘、妒人青鬓,幽赏事、多被风惊雨阻。

疏落是襟怀,最难消、月明花妩。

倚遍危栏,望天河、渺渺飞素。漫赓歌达曙。

莫放此宵潜去。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满庭芳.秋遣

归鸟休枝,夜虫鸣彻,小轩风过吹凉。

雨晴天朗,诗思入潇湘。

秋染重林瑟瑟,更何处、疏远清香。

曲池畔,绿红层叠,依约瘦莲房。

携撙闲吊月,支离病骨,潦倒贫乡。

叹人生有几,况遇沧桑。

且把双眉解放,领略些,水色山光。

衷肠事,思亲忧世,别作一囊装。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