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

老去原非与病期,病来偏觉老堪欺。

恐将损肺先停酒,怕欲呕心渐废诗。

独醒最难销永夜,两餐已是减平时。

衰躯应似霜前草,眠食分明报与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大镛的《老病》描绘了诗人的老年体衰和疾病带来的困扰。首句“老去原非与病期”,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并非因病而来的自然衰老的感慨。然而,随着疾病的侵袭,“病来偏觉老堪欺”,诗人感到衰老仿佛更加逼近,疾病的力量似乎在欺压着他的身心。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应对疾病的方式:“恐将损肺先停酒,怕欲呕心渐废诗。”他担心饮酒会加重肺部负担,因此戒酒;同时,由于身体不适,连平日喜爱的诗歌创作也逐渐减少,这体现了他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

“独醒最难销永夜”一句,表达了诗人孤独无眠的夜晚难以度过,暗示了疾病的孤独感和对长夜的恐惧。而“两餐已是减平时”则进一步揭示了疾病带来的饮食变化,生活节奏明显不如以往。

最后,诗人以“衰躯应似霜前草,眠食分明报与知”作结,将自己比喻为霜打的草木,形容身体的衰弱,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的告知,希望他们能理解自己的病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老病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衰老的无奈,又有对生活的执着和对亲朋的关怀。

收录诗词(29)

徐大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香山送愁还闹处移老入间中句深有味乎其言因赋此诗

愁本生于闹,老须偿以间。

不难移以入,所赖送之还。

为此诗者其知道,我今读之恨不早。

可以大欢喜,无地著烦恼。

可作小神仙,有生博寿考。

君不见市上红尘热于火,炙手焚身无处躲。

山中白云懒欲眠,栖松巢鹤皆千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