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学公院池莲

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莲莫怪藕生丝。

如何不似麻衣客,坐对秋风待一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翠竹引来山泉注入玉砌的池塘,种下的莲花不要奇怪会有藕丝相连。
为何不像那身着麻衣的旅人,静坐在这秋风中期待着一朵莲的绽放。

注释

竹:翠绿的竹子。
引:引导,引来。
山泉:山涧泉水。
玉甃池:用玉石装饰的池塘。
栽莲:种植莲花。
莫怪:不要奇怪。
藕生丝:藕与莲茎间自然生长的丝状物。
如何:为何。
麻衣客:穿着麻布衣服的旅人。
坐对:静坐面对。
秋风:秋天的凉风。
待一枝:等待一朵花开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泉之景。开头两句“竹引山泉玉甃池,栽莲莫怪藕生丝”勾勒出一处幽深的自然环境,其中“竹引山泉”表明泉水从竹丛中流出,而“玉甃池”则是对这片水域的美好赞誉。接下来的“栽莲莫怪藕生丝”展示了莲花在池塘中的生长情景,莲藕随水草而生,不必惊奇于其自然生长。

第三句“我如何不似麻衣客”中,“麻衣客”通常指的是隐逸之士或是行侠仗义的游历者。在这里,诗人以此自比,表达自己与世俗不同,有着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一句“坐对秋风待一枝”则透露出诗人的期待,他静坐在秋风中,等待着那最后一枝花开。这样的情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也映射出他对自然界的深切感悟和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题晰上人贾岛诗卷

贾生诗卷惠休装,百叶莲花万里香。

供得半年吟不足,长须字字顶司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青龙印禅师

雨涩秋刀剃雪时,庵前曾礼草堂师。

居人昨日相过说,鹤已生孙竹满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赠僧

不羡王公与贵人,唯将云鹤自相亲。

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

客卧涪江蘸月厅,知音唤起进趋生。

寒梅折后方离蜀,腊月圆前未到京。

风卷坏亭羸仆病,雪糊危栈蹇驴行。

文昌一试应关分,岂校褒斜两日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