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十一)

萧索已秋色,空濛欲暮天。

平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

山暝残云合,波停碎月圆。

眼前森万境,忽忽暗彫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凄美。首句“萧索已秋色”直接点明了季节,以“萧索”二字渲染出秋天特有的寂寥氛围。接着,“空濛欲暮天”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天空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

“平芜荒树外,疏柳断桥边”两句,诗人将视线从广阔的天空转向地面,描绘了一片荒芜的草地和远处稀疏的柳树,以及断桥旁的景象,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既荒凉又略带凄美的画面。通过“平芜”、“荒树”、“疏柳”、“断桥”等意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山暝残云合,波停碎月圆”则将视角提升至更高处,描绘了山间傍晚时分云雾汇聚的景象,以及水面平静、月光洒落的美丽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永恒。

最后,“眼前森万境,忽忽暗彫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在诗人眼中,万物皆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而自己的青春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留下的是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晚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变化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府尹虚谷先生和徐子英韵并寄徐子英(其二)

袖手阑干独倚楼,暂舒倦眼对沧洲。

云山劝我閒方住,声利萦人懒即休。

后世岂无青史笔,浮生那欠赤泉侯。

岩幽得似铜驼陌,粟饭藜羹却易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坐

风叶夜萧骚,寒灯照寂寥。

冷泉和月汲,残叶带霜烧。

半白吟髭茁,馀红醉脸潮。

旧来樵牧地,小隐不须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送赵生

玄霤峰如画,别来劳梦思。

江乡为客久,岁晚到家迟。

夜暖梅花发,冬深草亦衰。

红尘染衣袂,莫使白云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绿水曲

绿水西阊道,送君江上行。

盆城应不住,五老笑相迎。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