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

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

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

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

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

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

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上将的谋略深沉,元帅的地位崇高。
追忆古代贤人,想要报答君主的恩德。
山西之地勇猛之士众多,塞北飘荡着游魂。
挥动鼓槌上坡,驾驭战马下平原。
发誓要横渡荒漠,轻松离去直抵玉门关。
轻装简行不舍昼夜,策马疾驰在军车之上。
边境寒风凛冽,征马因疲惫而哀鸣。
天山道路积雪厚重,交河源头冰封阻塞。
烽火弥漫,旗帜在霜冻中难以翻动。
倚剑而立,日落时分,风尘蔽日,景象凄凉。

注释

上将:高级将领。
元戎:元帅。
缅怀:追忆、怀念。
节:节操、气节。
绝沙漠:横渡沙漠。
悠然:轻松、从容。
轻赍:轻装。
戎轩:战车。
凛凛:寒冷、严寒。
萧萧:形容风声或马匹的嘶鸣声。
雾烽:烽火被雾气笼罩。
霜旗:结霜的旗帜。
耿介:正直、刚直。
风尘昏:风尘蔽日,天色昏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英勇形象和对国家的忠诚情怀。开篇“上将三略远,元戎九命尊”展现了将军地位之高、权力之重,三略远指的是将军驻扎的地方遥远无比,九命尊则表明其军事命令至关重要。

接着,“缅怀古人节,思酬明主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忠诚将领的怀念以及对现任君主恩泽的回报之情。这里所谓“古人节”可能指的是那些在边塞为国捐躯的英雄,而“明主恩”则是对现任统治者的感激之情。

中间几句“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描绘了边疆地区豪迈壮阔的自然风光和将军们英勇奋战的情景。“山西多勇气”可能是指边疆地区培养出了许多勇猛之士,而“塞北有游魂”则暗示着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灵魂仍然在边关徘徊。接下来的两句,则具体展示了将军们如何在陇坂上扬鞭策马,在平原上勒住战马,展现他们的英勇与控制力。

随后的“誓将绝沙漠,悠然去玉门”表达了将军们誓死要将敌人驱逐至遥远的沙漠之外,并且悠然自得地前往位于西北边陲的玉门关。这里的“绝沙漠”和“玉门”都强化了边塞的遥远与险峻。

紧接着,“轻赍不遑舍,惊策骛戎轩”描绘了一种急促的战场氛围,轻赍可能指的是战士们在战斗中的迅速行动,而“惊策骛戎轩”则形象地表达了战马因惊吓而四处奔跑的情景。

接下来的几句“凛凛边风急,萧萧征马烦。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则描绘了一幅严寒的冬日边疆景象,其中包括了狂风怒吼、战马嘶叫以及因积雪和封冻而变得艰难的交通状况。

最后,“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则通过对雾气、寒霜、旗帜以及将军持剑的情景进行描绘,再现了边塞的萧瑟与战争的紧张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和战斗场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位将军在严酷自然条件下英勇作战的壮阔形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勇敢以及国家边防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1)

虞世南(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 字:伯施
  • 籍贯: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
  • 生卒年:558年-638年7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和銮舆顿戏下

重轮依紫极,前耀奉丹霄。

天经恋宸扆,帝命扈仙镳。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银书含晓色,金辂转晨飙。

雾澈轩营近,尘暗苑城遥。

莲花分秀萼,竹箭下惊潮。

抚己惭龙干,承恩集凤条。

瑶山盛风乐,抽简荐徒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

清风涤暑气,零露净嚣尘。

薄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

休光灼前曜,瑞彩接重轮。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宿草诚渝滥,吹嘘偶搢绅。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奉和至寿春应令

瑶山盛风乐,南巡务逸游。

如何事巡抚,民瘼谅斯求。

文鹤扬轻盖,苍龙饰桂舟。

泛沫萦沙屿,寒澌拥急流。

路指八仙馆,途经百尺楼。

眷言昔游践,回驾且淹留。

后车喧凤吹,前旌映綵旒。

龙骖驻六马,飞阁上三休。

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觞浮。

天文徒可仰,何以厕琳球。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

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

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

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

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