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韦先辈春雨后见寄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

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

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拂晓的风雨已消散,三月的鸟儿在欢鸣。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书桌干净无一丝尘埃。
皇城之巅的山峰崭露,邻家的树木绿意盎然。
我欣赏你的高洁宁静,想借此句赠给闲适之人。

注释

风散:拂晓的风雨已消散。
五更雨:黎明时分的雨。
鸟啼:鸟儿鸣叫。
三月春:早春时节。
轩窗:窗户。
初日:清晨的阳光。
砚席:书桌。
绝纤尘:干净无尘。
帝里:皇城。
峰头:山峰之巅。
邻家:邻居。
树色新:树木新绿。
怜君:我欣赏你。
高且静:高洁且宁静。
有句:有一句诗。
闲人:闲适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起始两句“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以动人心弦的笔触捕捉了春雨过后的清新气息和鸟鸣声中蕴含的春意。其中,“五更”指夜晚分为五个时段中的最后一个时段,即接近黎明之时,春雨恰好在这个时候散去;“三月”则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点,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接着,“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两句展现了诗人清晨起床后的情景。轩窗,即窗棂间的空隙,透过初升的阳光,室内外的界限被柔和地划分开来。而“砚席绝纤尘”则形象地描绘出一个无尘的书房场景,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寻找灵感。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两句转向自然景观。诗人所处之地接近都城(帝里),而远处山峰上的景致也在春光的映照下展现出新的面貌,连邻家的树木也变得色彩斑斓。

最后,“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态度的赞赏。诗人通过这几句话表达了他对朋友高洁安静生活状态的理解与欣赏,并借此机会,向那些平淡但美好的“闲人”传递着一份心意。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透露出他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中平凡而珍贵瞬间的热爱。

收录诗词(140)

刘得仁(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八三八年前后在世),唐朝时期作家,、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中前后在世。相传他是公主之子。长庆中,(公元八二三年左右)即有诗名。自开成至大中四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位,独得仁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得仁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贺顾非熊及第其年内索文章

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

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

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

从此东归去,休为坠叶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

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

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友人下第归觐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

到家调膳后,吟苦落蝉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王书记归邠州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

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

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