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石

东南险首江,长淮限如阈。

淮流苦浩漫,拒以山突兀。

禹迹埋峰腰,丁斧碎山骨。

水底合翠釜,云中峙金阙。

倒激万丈潭,苍兕下据窟。

有险人乃争,蛮触斗出没。

一从孙曹来,屡作扬尘堀。

寿阳南北冲,失此城势杌。

神怪纷推拿,英灵动震咄。

当其作势时,淮服欲掀揭。

承平既有年,空此镇峣阢。

词客欣弄嘲,布帆快飞越。

山腴发婵娟,水媚荡沕滑。

双城落天半,倒影辨窊凸。

人言刘安升,于此去飘忽。

秘迹一以传,流羡渺难歇。

风利欠幽寻,神游付芒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夹石》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东南地区险要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

诗中首先描述了淮河的广阔与汹涌,接着赞扬了大禹和丁固开山治水的功绩,将淮河比作深藏于山峰之中的翠釜,以及云中耸立的金阙。进一步描绘了淮河倒灌形成的万丈深渊,以及深渊中盘踞的苍兕。接着,诗人指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孙权、曹操等历史人物曾在此留下足迹。寿阳城位于此地,战略地位重要,但如今却显得有些孤立无援。

诗人在承平时期,对这里的壮丽景色充满欣赏之情,形容山川之美如同美女般动人,水波荡漾,光洁如玉。双城高悬于天际,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诗人还提到传说中的刘安曾在此处升仙,留下了神秘的痕迹,令人向往不已。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亲自探访这神秘之地,只能通过想象来感受其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故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夜起

诗颠酒渴动逢魔,中夜悲心入寤歌。

尺锦才情还割截,死灰心事尚消磨。

鱼鳞云断天凝黛,蠡壳窗稀月逗梭。

深夜烛奴相对语,不知流泪是谁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凤阳使院

空廨经年闭,初来扫棘荆。

饥鼯惊夜火,归鸟骇书声。

梦倦淮南路,心依海角城。

婆娑倚尘剑,舞影共参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寿阳怀古(其一)

钟鸣鼎食是何年,玉几金床未肯眠。

轻薄江淮多子弟,有无鸡犬亦神仙。

秘函已验更生狱,丛桂空攀正则篇。

终古八公云外立,曾将何术铸桑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阳怀古(其二)

华门侠气有声称,窜窃俄誇土运乘。

厕上蛾眉馀涕泪,帐前狮子早飞腾。

眼看河北同灰灭,手裂淮南作社凭。

讵料当涂是真敌,棂床悲叱竟何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