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向宣卿伊山有裕堂

伊山连属朱陵村,公来力扫衡山云。

便令筑堂隐其下,万竹绕堂松作门。

此公文简四叶孙,奇谋远略世所闻。

胸中磊砢著千古,云梦岂止八九吞。

忆昔荆湖盗初起,乞得两郡西南奔。

至今衡阳道州政,父老出涕犹能言。

负材杰异众所忌,使者不便仍谤諠。

宗闵羞作南山虎,李斯却忆东门兔。

壁后置人谁不知,倾身障簏情已具。

何曾日食一万钱,犹言举案无下箸。

贪嗔俱是可怜人,百忧缠身谁得汝。

请君听我伊山行,九疑洞庭皆可耕。

清风不用一钱买,时有明月窥檐楹。

其中广莫几万里,宠辱微物安能惊。

自非胸怀有本趣,其气激烈何由平。

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公”的人物,他来到伊山,力扫云雾,修建了隐居之所,并在其中营造了万竹环绕、松木为门的环境。这位“公”不仅才华横溢,还拥有深远的谋略和广阔的胸怀。诗中提到他曾治理荆湖地区,深受百姓爱戴,但因其才能出众而遭忌恨,甚至受到诽谤。

诗人通过描述“公”的生活场景,如在伊山筑堂隐居,享受清风明月,以及与友人共赏音乐的情景,展现了“公”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才能被埋没的惋惜之情。

最后,诗人以“安得中郎捋须手,唤起桓伊来抚筝”一句,表达了希望有能识才之人,能够欣赏并发挥“公”的才能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公”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魅力和超凡的才华,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刘知县后隆堂

五季列壤争未休,庸儿崛起操锄耰。

朝为吴臣暮归楚,黥髡盗贩更据州。

君家大傅出奇策,气压百万奸夫谋。

一朝谈笑解纷乱,辞爵却归东海头。

自言其后必隆盛,庆源远与江河流。

昔时杨宝所活一黄雀,犹能四叶清德传至彪。

又闻何敞阴功唯治狱,天遣使者赐策何其优。

有如大傅安堵十万户,宜令后世衮衮生公侯。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赠别刘文卿

丞相诸孙早相见,子独羁游未识面。

忽骑瘦马夜敲门,始得此郎如小阮。

通都大邑多豪英,乃走穷山访微贱。

匆匆未暇世论文,会看落笔知关键。

形式: 古风

题王主簿逸老堂

人生异趣各有托,年少何如老人乐。

老来万事不挂眼,乐处勿忧儿辈觉。

疾雷破山吾不惊,亦赖天教闲处著。

两部池蛙当鼓吹,万叠云山作屏幕。

此时真似地行仙,拍酒何须万斛船。

不爱白日升青天,不爱腰缠十万钱。

但爱百年三万六千日,日对芳樽聊自逸。

明日花开花更好,定知不向愁中老。

形式: 古风

题罗氏馀庆堂

苍崖翠壁前人居,犹识当时屋上乌。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