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罗氏馀庆堂

苍崖翠壁前人居,犹识当时屋上乌。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通过“苍崖翠壁”、“屋上乌”、“飞阁”、“葱葱瑞气”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人王庭圭以细腻的笔触,不仅赞美了自然环境的壮丽,更着重于对“前人余泽”的颂扬,即前人的智慧与美德仍然在后世得以延续和传承。

“犹识当时屋上乌”,点明了历史的痕迹,即使时间流逝,但某些事物或情感依然能够被人们铭记。这句诗暗示了“屋上乌”可能象征着某种传统或文化符号,它不仅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应念前人馀泽在,飞阁突出青山隅”,表达了对前人智慧与贡献的敬仰之情。飞阁象征着建筑的雄伟与前人的成就,而它“突出青山隅”则寓意着这些成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永恒的标志。

“山前老父相叫呼,为起里门高著栌”,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老父亲在山前呼唤,为新建的房屋添置柱子。这一细节体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人们通过共同参与建设活动,维护和传承着家族的传统。

“葱葱瑞气已充闾,他日要容高盖车”,最后两句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的繁荣与荣耀。葱葱的瑞气充满门户,预示着吉祥与幸福,同时也暗示着家族的兴旺和未来的辉煌。高盖车在这里象征着显赫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表达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前人智慧的崇敬以及对未来繁荣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熙载赴省试

江南山欲穷,地与荆楚错。

君生于其间,秀气郁磅礴。

文章变骫骳,声名久渹硞。

至于吐言谈,风味亦不恶。

如何生寒窘,诗书对藜藿。

天网罗英材,搜猎遍丛薄。

君材万人敌,百鸟避一鹗。

忽从布袖中,盈编出新作。

奇怪惊我前,雷电杂风雹。

行当试殿陛,宏文要追琢。

同游三数公,词艺俱赡博。

上方集多士,谋欲取京洛。

径须陈治安,端不谈冗龊。

致身青云上,去天才一握。

早寄山中人,庶以慰寂寞。

形式: 古风

赠刘亚稷

君家大父当元祐,赋压乡闾在人口。

子今二十能缀文,已观落笔蛟蛇走。

蓝田出玉果不非,岂知剖蚌得珠玑。

乃翁高材卧林壑,眼中有此光陆离。

炯然见子侍公侧,鹓雏翠倚碧梧枝。

尝闻鹓雏之生破卵出,五色即欲摩天飞。

陆机少年作文赋,河东小凤才亦奇。

自古有英物,秀发皆如斯。

我谓鹓雏排风整毛质,剪拂始光辉。

尚须啄琅玕之实,饮瑶海之池。

然后巢阿阁,集赤墀。

赤墀阿阁无凡栖,期子当呼凤来归。

形式: 古风

谒王宣子舍人

垂旒画衮云绣裳,天子择日开明光。

临轩策士必亲览,鸿文独高翰墨场。

都人争看状元出,九衢车马何煌煌。

贵名一日动天地,破卵插翼飞鸾凰。

螭头献纳近日月,谓公远器宜庙堂。

麟符虎节下霄汉,双旗忽开南斗傍。

朝廷已知弱翁治,行且大用归岩廊。

江边野老病初起,始欲杖策窥门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张元晖生日

春风吹月昨夜圆,门对新生洲渚边。

紫文鸑鷟初入梦,燕公手笔大如椽。

赤松黄石俱长年,金钩鹊印仍家传。

剑池霹雳蛟龙吼,宝气飞精射牛斗。

人呼张镐帝王师,相公元是山中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