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七)

孟冬风已厉,揽衣有馀叹。

独宿知夜长,远客知天寒。

河汉直双阙,皎若素与纨。

黄鹄从西南,孤飞正漫漫。

一鸣缓中带,再鸣沾玉颜。

游子不可听,令君中道还。

所以生别离,慷慨亮为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冬时节,风力强劲,诗人独自一人住宿,感受到夜晚的漫长和天气的寒冷。他仰望星空,银河直贯两座宫阙,明亮如同素绢。一只黄鹄从西南方向孤独飞翔,其鸣叫声在空中回荡,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诗人以黄鹄的孤飞和鸣叫,象征着远方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他告诫游子,听到这样的声音会令人感到悲伤,甚至促使他们中途返回。最后,诗人感慨生离死别的艰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情感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八)

客从洛浦至,遗我合欢衾。

中有长相思,缘以结同心。

芙蓉发文彩,鸳鸯厉哀吟。

游子正无衣,天气复已阴。

故人此属意,徘徊独至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诗后十九首(其十九)

皎皎罗帷月,揽之有馀辉。

寤言守长夜,依依未能归。

故乡无不可,道路亦何为。

客行各有怀,谁知我心悲。

出门一以望,浩荡沾裳衣。

形式: 古风

君子行

君子美百行,维日服厥衷。

车奔不易度,火灭不改容。

垢言一生口,盥漱难为工。

金多徒自秽,重名挠直躬。

幸勿少须臾,无替功乃崇。

九渊可浮游,所患溺愚蒙。

形式: 古风

远游篇

乘蹻万里外,言造太微庭。

云霞曜朱阙,日月夹丹棂。

群后俨金止,仙女纷玉亭。

随风列以雨,出窈而入冥。

沆瀣飞素液,芝草不复零。

虹霓为我带,杂佩摇华星。

濯缨河汉流,清波正泠泠。

俯视世间人,汎汎如浮萍。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