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行

君子美百行,维日服厥衷。

车奔不易度,火灭不改容。

垢言一生口,盥漱难为工。

金多徒自秽,重名挠直躬。

幸勿少须臾,无替功乃崇。

九渊可浮游,所患溺愚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君子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深刻地阐述了君子之德的重要性与实践的艰难。

首句“君子美百行,维日服厥衷”点明了君子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们能够遵循内心的道德准则,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自我。接着,“车奔不易度,火灭不改容”以车马疾驰和火焰熄灭为喻,强调君子的意志坚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本色不变。

“垢言一生口,盥漱难为工”则指出君子即使面对污蔑和误解,也如同清漱难以去除口中的污垢一样,需要内心的强大来抵御外界的非议。而“金多徒自秽,重名挠直躬”则通过金银的污秽和名声对正直人格的侵蚀,警示君子要警惕外在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正直。

最后,“幸勿少须臾,无替功乃崇”表达了对君子持之以恒坚守道德的赞许,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成就高尚的品德。“九渊可浮游,所患溺愚蒙”则以深海中的鱼儿自由游动为例,说明君子应如鱼得水,在道德的海洋中自由翱翔,但最怕的是陷入无知与愚昧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君子形象的描绘和道德实践的探讨,展现了李攀龙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对当时社会风气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远游篇

乘蹻万里外,言造太微庭。

云霞曜朱阙,日月夹丹棂。

群后俨金止,仙女纷玉亭。

随风列以雨,出窈而入冥。

沆瀣飞素液,芝草不复零。

虹霓为我带,杂佩摇华星。

濯缨河汉流,清波正泠泠。

俯视世间人,汎汎如浮萍。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太山篇

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

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

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

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

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

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形式: 古风

建安体(其一)

转蓬遇回风,千里一遨游。

良时不自爱,汎汎亦何求。

西来既迂怪,周孔以坟丘。

患无纷葩名,年往非所忧。

烈士多壮心,对酒苦难酬。

枕石太华颠,俯漱江海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建安体(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

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

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

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