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唐山山下双溪上,城堞参差图不成。
已许开帘见山色,何妨攲枕听溪声。
疏泉尚想前贤意,美俗犹存太古情。
试向丹楼望原野,青青菖叶正催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清净幽雅山水生活的向往和赞赏。
“唐山山下双溪上”一句,以唐山为背景,设定了两个小溪流过的宁静环境。紧接着,“城堞参差图不成”则透露出诗人对传统风格的描绘感到不足,以此表达出对自然美景难以完全捕捉的感慨。
“已许开帘见山色,何妨攲枕听溪声”两句,表现了诗人愿意放下一切杂念,只为欣赏山色的变换和聆听溪水的声音。这里,“已许”表明这是一个既定的选择,而“攲枕”则生动地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疏泉尚想前贤意,美俗犹存太古情”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中美好风俗的怀念。
最后,“试向丹楼望原野,青青菖叶正催耕”则将视线引至远处,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和认同,同时也通过“丹楼”、“菖叶”等意象,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塑造出一个宁静、美好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风光。
不详
清溪一百曲,洗我心无尘。
日影上汀渚,桂香袭衣巾。
露零芳更润,山沃叶长春。
种德长如昔,他年更几人。
沙暖鸳鸯困,江寒翡翠愁。
红莲秋的历,短棹晚夷犹。
处世长无累,端居百不忧。
时时明月下,横笛倒骑牛。
霜落川原淡,风高木叶丹。
云垂千顷白,月堕一江寒。
礼佛因成塔,焚香旋筑坛。
竹声过小院,杂佩响珊珊。
柳外长虹卧,江边小市圆。
水摇千嶂影,窗纳五湖天。
隔岸谁家圃,开帆何处船。
非关台榭好,此地最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