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偈二十七首(其三)”为题,出自宋代僧人释绍隆之手。诗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画面。
首句“悠悠世事空浮沉”,开篇即点明了对世间纷扰的感慨,世事如浮云般变幻不定,让人感到茫然和空虚。诗人以“悠悠”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无尽的流逝感,暗示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与反思。
次句“自爱白云岁月深”,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喜爱白云,象征着自由与纯洁,将岁月深藏其中,显示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这里,“白云”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高远。
第三句“举眼尽非凡草木”,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在诗人的眼中,即使是寻常的草木,也蕴含着非凡的意义,暗示着自然界中处处皆是启示,值得人们用心去发现和领悟。
最后一句“刚然断臂觅安心”,以强烈的意象收尾,表达了诗人坚定的决心和对内心平静的执着追求。断臂象征着舍弃与牺牲,觅安心则意味着在舍弃外在的束缚后,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与安宁。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也传达了一种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对内心的探索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