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院

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

凭栏避微雨,挈笠遇归僧。

残日明楼角,屯云拥塔层。

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翠竹千竿如玉般清冷,山岚万重似巨大的屏风。
我靠着栏杆躲避细雨,提着斗笠偶遇归来的僧人。
夕阳余晖照亮了楼阁一角,层层乌云环绕着古塔。
溪流山峦属于闲适的游人,我随意倚靠在枯藤上。

注释

冷翠:形容竹子颜色翠绿而带寒意。
浮岚:轻盈的山岚,像浮动的云雾。
凭栏:靠着栏杆。
微雨:小雨。
挈笠:提着斗笠。
归僧:归来的僧侣。
残日:傍晚的太阳。
屯云:密集的云层。
拥:环绕。
溪山:溪流和山峦。
闲客:悠闲的游客。
枯藤:干枯的藤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白塔院中的所见所感。"冷翠千竿玉"形象地刻画出翠竹的清冷高洁,犹如千根碧玉矗立;"浮岚万幅屏"则以轻烟如画的山岚比喻为巨大的屏风,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深远与壮丽。诗人"凭栏避微雨"的动作,流露出对雨中漫步的闲适心情,而"挈笠遇归僧"则增添了禅意,暗示着偶遇的僧人与宁静的氛围相得益彰。

"残日明楼角"描绘夕阳余晖洒在楼阁一角,增添了一抹暖色,与前文的冷翠形成对比;"屯云拥塔层"则描绘层层乌云环绕着塔身,预示着风雨欲来的气氛。最后,"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表达了诗人将山水美景视为自己的领地,自在地倚靠在枯藤上,享受这份属于闲适之人的宁静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白塔院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白塔道中乘卧舆行

小疾载卧舆,独饮亦薄醉。

朝离战平馆,午过白塔市。

清寒正宜懒,摇兀更益睡。

所嗟下程早,不得究此味。

忽忆从军时,雪夜驰铁骑。

壮心谁复识,抚事有馀愧。

形式: 古风

白鹤馆夜坐

竹声风雨交,松声波涛翻。

我坐白鹤馆,灯青无晤言。

廓然心境寂,一洗吏卒喧。

袖手哦新诗,清寒愧雄浑。

屈宋死千载,谁能起九原。

中间李与杜,独招湘水魂。

自此竞摹写,几人望其藩。

兰苕看翡翠,烟雨啼青猿。

岂知云海中,九万击鹏鹍。

更阑灯欲死,此意与谁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目昏颇废观书以诗记其始时年七十九矣

少时业诗书,慕古不自量。

晨暮间弦诵,左右纷朱黄。

积书山崇崇,探义海茫茫。

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

落笔辄千言,气欲吞名场。

忽焉六十年,绿鬓久已霜。

食必观本草,不疗病在床。

今秋又病目,始觉闲味长。

车马既不至,亦无书在傍。

一坐漏十刻,甚倦则倚墙。

蝴蝶吾前身,华胥吾故乡。

童子亦听睡,不复呼烧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石门

昔读康乐诗,梦到石门山。

中有醉道士,倒佩落其冠。

来游一一是,嵌岩如屋宽。

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

峭壁天削成,磐石容投竿。

摩挲苍藓字,喟发千载叹。

老洪梦中旧,两脸依然丹。

语我君小留,山瓢勿嫌酸。

涧果四时有,收拾苦不难。

旋炊胡麻饭,荐以枸杞槃。

手摘石上茶,风炉煮甘寒。

扰扰尘土中,未易得此欢。

濯足山下潭,戏惊蛟龙蟠。

醉面索吹醒,坐待风雷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