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怀颐庵先生

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

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

气息若芝兰,咳唾霏珠瑰。

謇予岂俦匹,而乃志好谐。

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

今也攘素腕,援琴写清哀。

清哀未能宣,摄衣步前阶。

仰视明月光,众星为裴徊。

俛思履綦迹,髣髴生录苔。

短梦无达涂,寸辞愧长才。

投笔谢衾枕,衷诚讵能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奉怀颐庵先生》描绘了一幅深远而深情的画面。诗的开篇“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以辽阔的尘埃象征着遥远的思念,触动了诗人心中的哀伤。接着,“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黄金台寓指贤才向往之地,诗人的心思集中在对先生的怀念上。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运用了比喻,将先生比作台上独守的美人,表达了对先生高尚品格的敬仰。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先生的气质如芝兰,言谈举止如明珠般珍贵。诗人自谦与先生难以相提并论,但内心却渴望与先生志趣相投。

诗中回忆过去分别时的遗憾,“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表达了对往昔交往的怀念和如今不能相见的惆怅。诗人抚琴诉说哀思,但情感深沉,难以言表,只能“清哀未能宣”。他抬头望见明亮的月光和环绕的星辰,低头又忆起先生的足迹,仿佛能看到岁月在青苔上留下的印记。

结尾部分,诗人感叹梦境短暂,自己的文字不足以表达深沉的情感,只能“投笔谢衾枕”,表示要放下笔墨,以真挚的内心向先生表达敬意,这份忠诚不会被消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怀

季夏鹰始击,温风入庭除。

小人有所思,君子在远途。

远途亦良苦,王事迫简书。

铁马嘶莽苍,霜刀拂蝥弧。

昨传过建州,分兵作前驱。

折冲更何人,忠勇相与俱。

义分皎星日,戡暴力有馀。

安知非卫霍,为汉却匈奴。

我蒙公所爱,缱绻鱼水如。

所惭幕中士,局促辕下驹。

遐征不能从,假此涂阳居。

凌晨望朝鲜,夕梦辽城隅。

临云忆搴旗,见月思弯弧。

身远而心迩,迟徊以踌躇。

形式: 古风

塞上即事

自为沙塞客,风物总能详。

野望毡为帐,天寒毳作裳。

雨稀山韭短,风热地椒香。

泽蒜元誇汉,园桃或姓羌。

酒边歌白雀,马上射黄羊。

处处宜榆柳,川川可稻粱。

猬毛如爪利,麃角过人长。

厓石青于羽,戎盐白胜霜。

酥调籸子面,酪卧鹿皮囊。

沙燕形同鸽,河鱼尾类鲂。性谙䝁豆满,味别苦?凉。

遍地皆红药,当门种白杨。

上房围鼢鼠,秽壤转蜣螂。

蚊少宵眠著,蝇多昼坐妨。

儿童能搏兽,妇女不知桑。

戏作俳谐体,持归诧越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军屋燕

军屋初成燕来止,口衔泥沙结新垒。

忆昨三军未定居,燕燕依栖冢上乌。

军今有城兼有屋,燕亦来投军处宿。

但恐燕归军不见,军归未归看归燕。

形式: 古风

纪行寄乡中诸友

去年上天姥,青鞋踏石苔。

路逢刘阮辈,挥手使我回。

今年客钱塘,爱食钱塘水。

水清多天风,吹逐行尘起。

尘飞腰下剑,影落剑池云。

延陵怀季子,句曲礼茅君。

举头见天居,星辰拥黄道。

翩翩飞将军,先我入燕赵。

燕赵三千里,王师百万兵。

谁将双白羽,笑赠一书生。

扬鞭滁水春,挂席庄台晚。

向来思亲泪,征袍为之满。

行行过淮泗,暂泊项王城。

王城杨柳树,黄鸟弄新声。

明发上吕梁,洪涛天上落。

持觞金龙祠,瞬息彭城脚。

彭城接丰沛,慷慨思汉皇。

浩歌黄楼赋,击节三侯章。

好风获兼旬,历览遍齐鲁。

吟冲豫河烟,坐对金台雨。

金台留一月,羽檄动三军。

旗鼓朝朝见,笳箫夜夜闻。

乍思蓟北门,已涉渔阳外。

不见万里城,但见万里塞。

发鞍松亭口,饮马宽河阴。

寒云薄日色,曙雾结归心。

惠州又白霫,意倦思少息。

登高望海山,远树霞光赤。

时时携小校,孤嶂读残碑。

行处翻如梦,回来却自疑。

所怀故乡人,缥缈越天末。

相见同我怀,分明照秋月。

题诗及行役,念往愧飘蓬。

待教凉冷后,封寄向南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