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
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
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
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虚室独焚香,林空静磬长”两句,通过焚香和磬音营造出一种清净幽雅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房间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的“闲窥数竿竹,老在一绳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自己年迈生活状态的一种坦然接受。这里的“竿竹”指的是竹子,而“一绳床”则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
中间部分“啜茗翻真偈,然灯继夕阳”展示了诗人品茶、研读佛经(真偈)的生活情景,以及随着日落而点亮油灯继续阅读的景象,这些都是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一种方式。
最后,“人归远相送,步履出回廊”则描绘了别离之情。尽管诗人选择了隐居,但仍旧有人来访而后又告别的情形。这里的“远相送”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而“步履出回廊”则表现了诗人的生活虽然简单,却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深刻领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精神境界。
不详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移家避寇逐行舟,厌见南徐江水流。
吴越征徭非旧日,秣陵凋弊不宜秋。
千家闭户无砧杵,七夕何人望斗牛。
只有同时骢马客,偏宜尺牍问穷愁。
南浦菰蒋覆白蘋,东吴黎庶逐黄巾。
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
远岫依依如送客,平田渺渺独伤春。
那堪回首长洲苑,烽火年年报虏尘。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
无人花色惨,多雨鸟声寒。
黄霸初临郡,陶潜未罢官。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迁客投于越,临江泪满衣。
独随流水远,转觉故人稀。
万木迎秋序,千峰驻晚晖。
行舟犹未已,惆怅暮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