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其三)

休推小户。看即风光暮。萸粉菊英浮碗醑。

报答风光有处。几回笑口能开。少年不肯重来。

借问牛山戏马,今为谁姓池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翻译

无需推托是小户人家,眼前已是傍晚景色。茱萸和菊花的粉末漂浮在酒杯中。
以美景相待,有多少次笑容因之绽放。青春不再,不愿再来。
询问昔日牛山嬉戏、马游乐场,如今又属于哪位主人?

注释

风光:美好的景色。
暮:傍晚,黄昏。
萸粉:茱萸的粉末。
菊英:菊花的花瓣。
碗醑:盛在碗中的酒。
报答:回应,回报。
笑口:开心的笑容。
少年:年轻的时光。
不肯:不愿意。
重来:再次回来。
牛山:古代地名,常用来象征岁月流逝。
戏马:骑马游玩。
池台:园林,池塘边的建筑。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其三》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休推小户",诗人提醒读者不必局限于狭小的视角,暗示着眼前便是大好风光;"看即风光暮",形象地写出秋日傍晚的美景转瞬即逝。"萸粉菊英浮碗醑",描述了茱萸和菊花的芬芳融入酒中,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沉醉与珍惜。

"报答风光有处",表达出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含着时不我待的意味。"几回笑口能开",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感叹青春不再,"少年不肯重来",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最后两句"借问牛山戏马,今为谁姓池台",借用齐景公登牛山感伤人生无常的故事,询问今日的池台欢宴,还有谁能够延续这样的盛事,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日景色为背景,通过个人的感触,展现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哲理反思,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其二)重九

黄花当户。已觉秋容暮。云梦南州逢笑语。

心在歌边舞处。使君一笑眉开。新晴照酒尊来。

且乐尊前见在,休思走马章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其一)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渔家傲(其一)

万水千山来此土。本提心印传梁武。

对朕者谁浑不顾。成死语。江头暗折长芦渡。

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

只履提归葱岭去。君知否。分明忘却来时路。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四)

百丈峰头开古镜。马驹踏杀重苏醒。

接得古灵心眼净。光炯炯。归来藏在袈裟影。

好个佛堂佛不圣。祖师沈醉犹看镜。

却与斩新提祖令。方猛省。无声三昧天皇饼。

形式: 词牌: 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