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题为《长陵》。诗中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严肃穆,以及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明禋趋岁序,陟降俨昭回。” 开篇即点明了祭祀的时节与仪式的庄重,人们按照季节规律进行祭祀活动,上下有序,彰显出对祖先的尊敬和缅怀。
“容物中原在,乾坤北极开。” 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所的宏大与庄严,仿佛整个天地都为之开启,容纳万物,展现出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松楸千骑入,风雨百灵来。” 描述了祭祀时的自然景象,松树与楸树之间,千骑(可能指众多祭品或随从)进入,风雨之中,百灵(神灵)降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共话犁庭役,遗兮重可哀。”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祖先功绩的追忆与哀思,共同谈论着祖先曾经的劳苦与贡献,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深感哀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人们对先人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充满敬意与哀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