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独宿东林寺的情景。首句“冉冉秋霜鬓脚斜”以形象的笔触描绘出秋霜覆盖鬓角的景象,既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岁月不饶人的感慨。接着,“驻颜何处觅丹砂”一句,借古代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丹砂,表达了对青春永驻、生命永恒的向往。
“去来世界生生话,开落空门岁岁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世俗世界的生老病死与佛门中的轮回转世相对比,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佛教中,空门象征着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过程,岁岁花开花落则寓意着生命的循环往复和无常。
“卓锡泉清通地脉,芙蓉峰秀削天葩”描绘了东林寺周边环境的清幽与壮丽。卓锡泉象征着佛教修行的圣地,清澈的泉水仿佛连接着大地的生命之源;而芙蓉峰则以其秀美的姿态,如同天上的花朵,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山僧莫讶尘容别,白帽青筇迹未赊”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僧侣的敬意,并且暗示自己虽已离开,但心中对佛法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并未减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信仰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