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舟二首(其二)

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

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

徒闻斩蛟剑,无复爨犀船。

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竹宫中时常礼拜祈福,有时在桂香馆寻求长生之道。
美丽的仙女在水面映照,神灵的光芒照亮夜晚的岁月。
只听说有斩蛟的宝剑,却不再有焚烧犀角的船只。
使者随着秋天的景色,独自一人踏上遥远的天际。

注释

竹宫:古代宫殿,可能指道教修道场所。
桂馆: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与求仙联系。
姹女:美丽的仙女。
神光:神圣的光芒。
斩蛟剑:象征力量和神话中的宝剑。
爨犀船:焚烧犀角的船,古代迷信认为能辟邪。
使者:这里可能指仙人或者信使。
秋色:秋天的景色,寓意丰收和季节转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仙境的意境。开头两句“竹宫时望拜,桂馆或求仙”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其中“竹宫”与“桂馆”都是古代常用来形容仙居的地方名词,这里代表着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姹女临波日,神光照夜年”则描绘了一幅神仙佳人的景象,“姹女”意指仙女,她们在水边沐浴阳光,而“神光照夜年”则是说仙境中不分昼夜,有着永恒的光芒。这里诗人通过对比世间夜晚与仙界永日的对比,强调了仙境的美好和超脱尘俗。

至于“徒闻斩蛌剑,无复爨犀船”则是说听闻过古代斩杀蛟龙之剑,但如今已无复见那样的神奇工具。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平凡感慨。

最后“使者随秋色,迢迢独上天”则是说使者(这里可能指代仙人或仙女)随着秋色的变化,独立地飞升于天际。这两句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变换和仙人的行动,增强了诗歌中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主题的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仙境生活的描绘,以及古代英雄事迹的提及,展现出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警急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

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瀼西寒望

水色含群动,朝光切太虚。

年侵频怅望,兴远一萧疏。

猿挂时相学,鸥行炯自如。

瞿唐春欲至,定卜瀼西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斗鸡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柳长。

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

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九日五首(其四)

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

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

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

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

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