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蒲宗孟传正察推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

眼底簿书静,独坐痴闷发。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

幕中访贤友,且欲纾拥阏。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

清谈破尘滓,快若饮冰雪。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

道均语言合,殊不间毫发。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戛。

往时草草读,恨不见本末。

全编使我尽,万漏都一括。

诸君好诗学,论议每相轧。

破碎失本源,十尝见七八。

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鏺。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

驰骋气力壮,嵩岱可手揭。

形容若绘画,讥讽过赏罚。

回头索平淡,春兴最清越。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彫割。

此皆绪馀尔,太仓出圭撮。

予虽素无闻,少小颇奸黠。

僻涩追古意,芬芳慕贤哲。

独自狂妄走,屡遭流辈喝。

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

见字辄昏雾,恨无金篦刮。

凛凛忧痼废,那更寻旧扎。

平生志高远,缩小仅如钵。

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

吏责常恐嚇,民事日喧聒。

中烦变憔悴,馀愤成呕哕。

衔辔脱未去,俛首就一秣。

大叫虽慷慨,壮图已销杀。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

羡君名声好,风谊纵超拔。

凭陵欲轩翥,去势不可遏。

然犹滞巴徼,官况饱辛辣。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

相值偶相得,青松引藤葛。

意气始投合,底里尽表察。

文字本非敌,轻舫触巨筏。

雅趣均厚薄,高论借迂阔。

穷中烦慰藉,何异鱼喣沫。

俗态重趋走,仕路饶险滑。

且当学鸿渐,不能助苗揠。

穷达盖有命,运转随坱圠。

盖棺事始定,尝闻古人说。

功名倘可期,因君为寻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的作品《与蒲宗孟传正察推》,通过诗中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交往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诗中描绘了五月炎热时节,诗人与友人在法庭内闲适交谈的情景。他们谈论文学,探讨诗歌,如同饮冰消暑,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愉悦。诗人对友人的诗作赞赏有加,认为其作品如同金玉,值得细细品味。他回忆起自己过去匆匆阅读时未能充分理解的部分,现在通过友人的讲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包括对文学的追求、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以及个人情感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不足和挑战。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上的相互启发和支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内心独白,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友谊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辰阳馆

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

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

封陲苦侵暴,文书困讥骂。

谁为太守乐,一笑不得暇。

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

偃息有馀地,登临无一舍。

乃兴辰阳馆,城东两山胯。

泉声落溪谷,湖光照亭榭。

花木亲种植,朋僚日追迓。

投壶征虏祭,围棋太傅谢。

高风邈难继,维公并驱驾。

有客尝一至,席参邹枚亚。

览物言思阔,醒魂耳目乍。

欲记传之久,恨无文章价。

愿公贲泉石,游宴日来藉。

新诗上碑刻,佳景若图画。

旦暮趣召还,归为中州诧。

形式: 古风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一)宿云亭

基构白石层,风物青山围。

野云恋幽寂,长绕轩窗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二)梅岭

繁梅照溪谷,蜂蝶殊未省。

岩风莫吹落,留妆腊前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开州盛山十二题(其三)茶岭

新萌雨露浓,岭头春味足。

缘云采撷人,争收火前绿。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