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子立赴河南试(其一)

槐花拂拂弄轻黄,白纻云趋翰墨场。

鲁国儒冠能有几,长沙舞袖颇相妨。

英材自是千人敌,小试犹争一日长。

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槐花轻轻飘洒着淡黄色,穿着白麻衣的人匆匆走向文墨之地。
在鲁国,又有多少儒生能像你这样,才华横溢却在长沙的舞袖中受到阻碍。
真正的英才犹如万人之敌,即使只是小小的展示,也渴望超越他人。
来年京都春天景色优美,想必你的马蹄也将踏过带着百花香气的土地。

注释

槐花:槐树的花朵。
轻黄:淡黄色。
白纻:白色麻布。
翰墨场: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鲁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以儒家文化著名。
儒冠:儒生的帽子,象征学问和修养。
长沙: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某位才子所在之处。
舞袖:舞动的衣袖,比喻才华或影响力。
英材:杰出人才。
千人敌:无人能及,形容非常优秀。
小试:小小的尝试或展示。
一日长:超越他人一天,形容才华出众。
皇都:古代对京城的尊称。
春色:春天的景色。
马蹄:马的蹄子,这里象征人的行动。
百花香:春天百花盛开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蒋子立前往河南考试的情景。首句“槐花拂拂弄轻黄”,以盛开的槐花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希望,暗示考试季节的到来。"白纻云趋翰墨场"形象地写出蒋子立穿着白衣,如云般才华横溢,步入充满文墨气息的考场。

接下来,“鲁国儒冠能有几”暗指蒋子立才学出众,如同鲁国儒家学者般罕见。“长沙舞袖颇相妨”则以古代美女善舞的典故,表达对蒋子立才华横溢可能给其他考生带来竞争压力的微妙暗示。

“英材自是千人敌”直接赞美蒋子立为杰出人才,无人能及。“小试犹争一日长”则鼓励他在考试中保持自信,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测试,也应争取最好的表现。

最后两句展望未来,“来岁皇都春色好,马蹄应带百花香”,预祝蒋子立在来年春天的京城考试中取得佳绩,春风得意,马蹄踏过之处皆是芬芳。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寓含深意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对蒋子立深厚的情感和对他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挽胡通判

胡公家学本中庸,挺挺云来有祖风。

但得年皆馀八十,何妨位不至三公。

方期束帛迎申老,忽举空衣葬葛洪。

江左祇今推甲族,庆源衮衮自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爱閒堂

归来筑室傍城阴,旋揭新名雅意深。

因病爱閒多得趣,逢场作戏亦何心。

鸟鱼飞泳全真性,水石风流有至音。

衰朽自知无所用,量才祇合在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病中书

短褐颓然一病僧,支离瘦骨伴枯藤。

扫除习气嗟犹在,摆脱尘缘愧未能。

案上纵横堆药裹,箧中颠倒贮书縢。

青鞋布袜从兹始,试叩如来大小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读龚实之参政诗

耆旧频凋丧,怀人念里闾。

哦诗三叹息,废卷一嗟嘘。

造膝言犹在,谋身计亦疏。

功名今已矣,英爽竟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